福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飞快的拆房建房的速度。许多旧木屋消失了。这些木屋原本有复合式的庭院,各家各自开伙,种花植树。许多木屋的门上还有精致的木雕、装饰用的花卉图案和神话故事的绘图。多数的木屋里没有室内卫生设备,有的连自来水都没有,居民就使用夜壶和公共厕所,在木制浴盆中洗澡。街道两边常常排满了“夜香桶”,等人来取走。当时还有公用的水泥制水槽,为家中没有自来水的人们供水。但今天,人们家中都安装了卫生设备和自来水。
在1987年和其后的几年间,仓山区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农村。从师大望去,满眼是大片菜地。当时,这样的菜地在台江区还有几块。但在过去的15到20年间,这些地区逐渐被楼盘、商铺和其他各式建筑所取代。为了容纳越来越多的建筑,整个城市极尽所能地向四面八方扩张。过去多数城镇居民住在他们的单位提供的房屋里,今天多数居民则在私营企业开发的高层建筑群中拥有自己的公寓。许多这样的新型建筑群中包含购物中心、餐馆和开放的公园式区域。另外,1987年的福州只有两座大桥——解放大桥和闽江大桥,如今,又有几座大桥跨在闽江之上。
我对福州一个最初的印象是食品之丰富,而且多数食品是大部分居民能买得起的。但在当时,一定要凭定量供应票才能购买大米、油和布料等生活必需品。到了1989年和1990年左右,定量供应票不再使用了。我初到福州时,这里还没有面包店,而现在几乎每个居民区都有至少一家面包店。
1987年的仓山几乎没有餐馆,只有夜晚街边的几家大排档。但现在福州已有非常多的餐馆。上个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都在福州开设了分店。我曾对此嗤之以鼻,觉得不可能有人不喜欢美味、多样而健康的中国菜,反倒喜欢这些快餐。但我的福州朋友们却告诉我,他们挺喜欢这些餐厅,主要是因为和本地餐馆相比,它们的环境更卫生,服务也更周到。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如果外国人要去银行,必须到市区的中国银行。那里人们排着长队,业务办理缓慢,至少有两名职员负责审核所有的交易。而现在,许多银行都在福州的大部分地区设立了网点,顾客只需5到10分钟就能完成交易。
- 2009-12-28姚道锡(新加坡):“半个外国人”话福建美食
- 2009-12-25程戈登(美国):沿着父亲和祖父的足迹
- 2009-12-23吉永莉香(日本):福州 我的故乡
- 2009-12-18杰哈德·费德勒(德国):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福州大学
- 2009-12-17凯·格里姆斯(美国):我的福建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