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来到福州的头几年,似乎没有见过影印机,我当时用的是打字机和复写纸。要发传真或打国际长途电话就得到市区的酒店去。而现在,人们在家里就能打国际长途,出门很容易就能找到提供影印和传真服务的商店。
我初到福州时,这里很少人有电话。要去拜访别人之前,人们不会先打电话,而是直接到那个人家里去——因为当时人们没法先打电话。当时的电话机很贵,得花上3000元左右。对当时的多数人而言,这笔钱等于他们4个月(甚至更多)的收入。但随着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家里装上了电话;之后的一阵,手机热也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用上了手机。如今,我在福州见到的使用手机的人要比在美国一些城市见到的多得多。
过去,人们在很多场合都是又推又挤,不管是上下公车,还是在邮局、银行或商店等候服务的时候。但今天,多数人都自觉排队了。
福州的发展是惊人的,只是它的这副美丽容颜有时也难掩瑕疵。所以,我期待着有一天,福州的交通能更有秩序——司机们都能遵守交通规则,留心人行横道,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小汽车和摩托车不再用人行道做捷径;我也期待着有一天,那些被人们随意丢弃在街道和人行道上的废纸等垃圾,能有足够的垃圾桶来装下它们。只要人们有决心,这些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也许一开始,可以对那些不遵守规章的人们处以较重的罚款。
最后,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看,福州的面貌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人的面貌。在我来到福州的这20年里,我感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友善,这总令我感激不已。我的好友们当然是热情、友善而好客的,但我所感受到的善意远不止这些朋友带给我的温暖。我的邻居、我的同事、我的学生、商店的店主和员工、餐馆老板、邮局和银行的职员、出租车司机,甚至那些陌生人——他们共同拼成了福州的面貌。而这副面貌,绝无瑕疵。也正是我在福州获得的友善和温暖,让我一直留在了这里,年复一年。
(作者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叶颖翻译)
- 2009-12-28姚道锡(新加坡):“半个外国人”话福建美食
- 2009-12-25程戈登(美国):沿着父亲和祖父的足迹
- 2009-12-23吉永莉香(日本):福州 我的故乡
- 2009-12-18杰哈德·费德勒(德国):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福州大学
- 2009-12-17凯·格里姆斯(美国):我的福建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