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感言:后发与后劲
www.folksfolks.com 2012-08-20 08:07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驻福州记者 段金柱 林熙/制图 盛夏时节,走进福清市江镜华侨农场,顿觉暑气消退不少。一片无垠的水塘、滩涂,纵横的道路,规整的民居,几乎不见工厂。海风拂面,白鹭翩翩,好一派原生态滨海田园风光。 不过,寂静之中已经蕴藏着新的希望。“我们这里马上就要‘热’起来了,福州市发展海洋经济,已经规划在这里建设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市里主要领导已经来考察多次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场长林道标说。这样的机遇,与江镜农场依然保持原生态的后发优势有关。 江镜农场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国营江镜机械农场,1978年因接收安置3000多名越南归侨而改为华侨农场,目前总人口5785人。这个位于福清龙高半岛的农场面积共23.73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5400多亩,水域面积2.6万多亩。因水肥草美,这里还有一个兴化湾鸟类自然保护区,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经常在此越冬。 因土地资源条件优越,江镜农场渐渐成为“香饽饽”。特别是在耕地保护愈发严格,工业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形下,很多人将目光聚焦于此,希望入驻办企业,甚至一家规模养猪场也想落地,但这一切都被婉拒。“想进来的企业大多是规模不大但污染却比较重的,养猪场更是,对海水也会产生污染。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拒绝了。”林道标说。 拒绝并不是代表不发展,毕竟,农场5700多人要吃饭。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渐渐完善的同时,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目前已经形成五大基地:1.2万亩的淡水养殖基地、7000亩的海水养殖基地、600多亩的龟鳖养殖基地、80亩的奶牛饲养基地、5000亩的水稻蔬菜种植基地。江镜农场渐渐成为福州市的菜篮子基地,农场人的腰包也渐渐厚实:2011年,农场完成生产总值3亿多元,人均收入过万元。 谈起这里的养殖,林道标一脸自豪:“因为基本上没有工业污染,我们这里养的螃蟹和鱼,无论是淡水的还是海上的,味道都更鲜美。在福州市场上,我们农场的海鲜即使是贵一点,也很抢手。”市场的“无形之手”也佐证了这一点:2010年8月,沃尔玛首个中国海产品农超对接基地选择牵手江镜农场,主要供应南美白对虾等品种。 今年4月,福州市出台了《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确定在此建设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服务业等,目前正在做相关的规划工作。这与江镜农场拥有的几大优势有关:资源优势,滨海且土地资源丰厚;生态优势,基本上保持原生态风貌;区位优势,离渔平高速江镜出口仅有10分钟左右车程。 再回望,再审视,这样的机遇得来不易。“如果当初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现在这样的机遇也轮不到江镜了。”林道标说。这也可算“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的一个注解吧。由此观之,后发不一定是劣势,后发也是优势,是后劲和希望所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6]走基层感言:暑假里多给孩子补补传统文化
- [ 07-30]走基层感言:“寒流”中的坚守
- [ 07-23]走基层感言:高温下 请给农民工多一些关怀
- [ 07-02]走基层感言:激情造就“平潭速度”
- [ 06-25]走基层感言:“回归”办实业,需要“沃土”
- [ 06-17]走基层感言:山区发展,需要更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