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2日电 去年6月27日,由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铁隧道集团、上海建工集团参与施工的波兰A2高速公路建设正式开工。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波兰中标道路基建项目,也是中国公司在欧盟27国中拿下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是这样一件对双方来说的好事并没有持续太久,仅仅一年之后,项目便由于实际建设投入远远超出预算而被迫终止合同。
中海外在区区49公里的道路建设项目上阴沟翻船引发对中东欧投资的再思考,但任何情况下,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事实是,当前中国企业进军中东欧面临难得的机遇!中东欧国家不同程度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而欧债危机使欧盟各国自顾无暇、难伸援手。IMF的贷款也在巨大的财政赤字下显得杯水车薪,一环套一环的困难使得不少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普遍缺乏资金。总之一句话:他们缺钱,欧盟也钱紧,而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投资,钱袋子是硬道理。在这种背景下,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对中东欧“走出去”可谓天赐良机。
作为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中东欧这一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覆盖了从波罗的海到爱琴海,从亚平宁半岛边缘至黑海西岸共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和约1.2亿人口。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物流运输迅速而便利,商务成本明显低于西欧,极适合作为中欧合作的桥头堡。中东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环评要求尚处在完善和向欧盟标准靠拢的过程中,进入中东欧市场可为中国企业适应欧洲的投资环境提供一个适应、学习的过程,有助于中国企业逐步在欧洲大市场站稳脚跟。
A2项目的失利暴露出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依然缺乏经验,特别是对项目的细致考察、法律准备和长远规划不足。但也要看到,近两年中资企业在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不乏诸多成功的案例。因此,全球抱负日益上升的中国企业要做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及时总结经验:
第一,向发达国家最集中的欧洲“走出去”,必须要解决好可能面临的“水土不服”问题。应该请欧洲专业咨询公司提供法律、商业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和服务,以减少法律风险和商业漏洞。
第二,中东欧地域广阔,但多数国家幅员较小,这使得许多合作项目的规模受到限制,缺乏吸引力。中国企业开拓这一市场时需要发挥创新思维,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东欧地区,联合地区国家搞区域性规划,尝试做一些跨国界的区域合作。
第三,中东欧地区是欧洲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开拓业务时,常被西欧误解为“抢生意”而受到排斥。应当学会与西欧企业进行良性竞争,甚至可以与西欧企业探讨合作开发中东欧项目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投资中东欧有利于整个欧盟经济摆脱危机。如果能让西欧企业早日明白这一点并尝到甜头,中国企业开拓中东欧市场就会变得更顺畅些。
6月下旬,温家宝总理成功访问匈牙利并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进一步为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打开了政策之门。中东欧各国对华开展经贸合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来自东方的合作伙伴。那么,踌躇满志的中国企业是否也做好了开拓中东欧市场的准备? (尤罗,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