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标普下调美债评级的情况下增持美国国债,跟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给出承诺没有任何关系,”易宪容指出,“首先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属于自愿的投资行为,不可能要求对方一定保证增值;二是美国国债本身的安全性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靠个别政治家就能保证得了的。”
中国银行高级经济师王家强认为,目前国家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趋势并无太大的改变。不能从增持美债的事情上,就猜测外汇储备政策是否有了新思路。同时中国增持美债也并非因为被迫,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债的收益率和避险功能还是比较不错的,给了持有美债一个合理的理由。
王家强还指出,尽管7月继续增持美债,但美债在外汇储备投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不断降低的,表现为增持,实质上是因为外汇储备的盘子总量还是在不断扩大。但相比总量扩大而言,增持的增长速度,应该会低很多。
有分析人士也指出,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的经济结构、政府政策和美国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
“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这两个顺差形成了中国储蓄大于投资的经济结构,过多的储蓄只能通过增加外部需求得以平衡,最终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而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选择美国国债几乎是唯一的选项。欧洲没有国债可以让中国投资,欧元汇率也前所未有地不稳定。”该分析人士称。
外储多元化是否可行?
易宪容指出,从长远考虑,中国应该减持美国国债,目前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提高债务上限的问题上陷入了僵局,不能被美国国债是安全的幻象所迷惑。他认为,在外汇储备的投资上,中国应考虑多元和分散,从而很好地规避单一风险。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期撰文指出,中国不应该突然加速减持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突然大规模减持美元不仅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同时,可能会对中国、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冲击。
他认为,一旦中国开始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将导致整个市场对美元资产的恐慌性抛售。结果会是美元汇率的崩溃、美国利率的大幅上升和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造成OECD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
另一种很大的可能是会导致热钱流入增加并迫使货币当局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并对香港的离岸人民币造成巨大冲击。因为美元兑其他货币的快速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在中长期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将导致各种渠道的热钱流入增加。这些渠道包括虚假的海外直接投资、虚假的出口交易、地下钱庄、香港的个人换汇等等。
对此,易宪容认为,投资本身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回报率的问题,如果多元化的结果是亏损的话,那多元化就没有意义。
- 2011-09-19我国7月增持80亿美债 连续4个月增持286亿美元
- 2011-09-15美债依然是储备资产首选
- 2011-09-14美债牵住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鼻子”?
- 2011-09-13格罗斯增持美债头寸创去年12月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