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水平的下降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利率水平维持平衡,二是银行不再让利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 张星/文
监管重压之下,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逐周下降,而收益率也同步下滑,高收益理财产品难以再现。
新规作用显现,理财产品发行数下降
今年在银根紧缩和主要投资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走出了别样的行情,理财产品发行数、发行规模等方面都创记录。在这繁荣的背后,最为频繁的词就是短期化,1个月期内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特别是在存款考核时点,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更加猛。
面临着“失控”的理财产品,监管层下发多道监管令牌,监管层还要求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自查,重点是超短期理财产品和“资产池”运作的理财产品。
在监管重压之下,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可谓节节下降。国庆节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1850款,而1个月内理财产品发行数只有405款,占比仅为22%,相比过去的超三分之一已经大幅下降。
这四周,也可以观察出明显的变化。10月8日到10月14日,1个月内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52款,占比则超过30%;接下来的一周,则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1个月内理财产品发行不足百款,只有95款;10月22日至10月28日也不足百款,为91款,虽然已经到月末,并未出现银行为了抢时点而大肆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情况。进入11月,发行数继续下降,10月29日至11月3日六天内,发行数仅为69款。可见,这周1个月内理财产品发行不会超百款。
数据表明,银监会此次办法的出台和要求银行自查,对超短期理财产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扼制作用。
收益水平下降,平均收益率将至4%以下
伴随发行数下降的是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市场中已经难以出现6%以上的理财产品。
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统计,在近四周,1个月内人民币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分别为4.06%、3.81%、3.89%和3.87%。此外,在这四周的理财产品中,无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超过6%,最高的则是工行发行的2011年高净值客户专属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SUXT1179),期限15天,预期年收益率5.8%。
- 2011-11-04上海银行“慧财”理财产品开通网银购买
- 2011-11-04银行理财产品为挽颓势急创新
- 2011-11-03银行拖延理财产品到账时间 理财经理称有猫腻
- 2011-11-01理财产品发行暂“退烧” 或与监管政策趋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