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用卡服务规范性问题的多重拷问,日前落到了深圳发展银行身上。
时间回溯到2005年11月左右,上海松江大学城几所高校同深发展开展合作,在学生中推广了一款名为“青年卡”的卡种,开卡借用共青团上海市委名义,号称选取一些学校作为试点推广该卡种。资料由校方下放,通过“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的途径搜集客户信息。由于学校作为中间方介入,学生填写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强制意味浓重,据部分学生透露,由于推广过程中不少学生的资料由同学干部代为填写,当时很多学生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开过这张卡。
谁也不曾想到,关于这张卡,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时近五年,该卡批量逾期,问题开始逐渐暴露。
近年来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中国银联助理总裁刘风军近日表示,目前中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已达27亿张,持卡人超过7亿。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的银行卡产业从之前的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转变,面对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市场现状,银行该如何突围?
“被信用卡”长达五年多
李小姐向时代周报记者反映,因有朋友供职于深发展,为帮其完成业务指标,她决定开一张深发展的信用卡,在填写完资料上交后不久,她接到朋友电话称其已在深发展有开户记录,无法算作新户。
李小姐想不起自己曾经有开卡经历,于是致电客服中心对自己的账户情况进行查询。客服人员告诉李小姐,她曾在2005年11月26日开了一张深发展上海青年卡,即上述所提到的卡种。而在2010年的5月,李小姐的账户下被开出一张“上海旅游卡”,并在不久后又被挂失。
李小姐想起多年前在学校的确有过“青年卡”的开卡经历,但从未将其激活,也没有使用过,对此后所言及的“上海旅游卡”更感莫名奇妙,为此向银行方面提出质疑。银行答复称:由于青年卡即将到期,银行建议客户续卡,而续卡默认的卡种则是“上海旅游卡”。银行方面曾给客户短信提醒,如果不需要办理该卡,可直接回复“否”。由于李小姐没有对该短信进行回复,银行方面就自动为其续卡,而后在投递过程中由于“无人签收”,便对该卡进行了挂失处理。
“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李小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种行为本身也极其荒唐。客户有可能每天收到很多垃圾短信,错过一两条并不稀奇。如果没有短信回复,至少应该打个电话给我们吧?这样的行为和强开、私开信用卡有什么两样?
李小姐的质疑并不奇怪。她在银行记录的地址是家庭地址,多年来不曾搬家,所谓的“无人签收”,是不是银行为了绕开客户完成开户指标也很难说。而对于记者所转达的客户质疑,深发展并未进一步作出回应。
相比李小姐,刘小姐得到的答复似乎更令人哭笑不得。刘小姐注销信用卡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我第一次注销这张卡时,银行告诉我已成功注销了,可实际并没注销,前不久我打电话过去,客服人员告诉我卡还在,还称该卡无法注销!我只好重打电话再次注销。再次注销后仍不放心,又回头查询了一下。这次是真的注销掉了。”
对于银行给出的“这张卡无法注销”这样的理由,刘小姐表示怎么都无法接受。深发展给出的解释是:深发展上海青年卡由于结合了电子团员卡、公交卡和金融卡的功能,在刘小姐第一次提出注销时,银行为其关闭了金融卡的功能而保留了其余功能。在今年11月,刘小姐再次注销,就成功帮其办理了注销手续。
刘小姐觉得银行的说辞带有些许欺骗意味。“我第一次就明确表示,我要注销这张卡。而且第二次银行的确答复我说:已经注销了。既然第二次可以注销,为什么第一次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