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经受考验
来自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表的《2011年中日贸易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据日方统计,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14.3%,达到3449亿美元,其中自我进口1834亿美元,增长20%,对华出口1614亿美元,增长8.3%,三者皆创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同时指出,虽然2011年对华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0.6%,比上年微降0.1个百分点,但中国仍继续保持着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的地位。
本报记者试图联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获得最新评论,不过该机构一位员工“以鉴于目前的形势,JETRO在现阶段不便发表评论”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而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11)》则显示,自2002年以来,在中日贸易中,中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其中,2002至2010年的九年间逆差累计达2362.36亿美元。并且逆差还呈迅速扩大之势,特别是2010年逆差额高达556亿美元。
“这显示在中日双边贸易中,中国对日本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大”,翟新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同时,日本也需要来自中国的稀土等资源品的出口。因此,两国任何一方采取经济制裁手段,都是‘人损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结局。”
但随着钓鱼岛事件升级,已经有日本品牌在华销售出现下滑态势。一家大型电商企业近期内部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日系彩电8月各品牌销售额与上月相比均出现了大幅下跌,其中,东芝降低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降低23.41%;夏普下降21.06%。
日本政府9月11日宣布购岛后情况更加恶化。市场调查公司中怡康7月第三周与9月第二周的比对数据显示,由于销售下滑,夏普彩电的份额由8.8%下跌到4.7%,索尼的份额由5.9%下跌至4.4%,松下的份额已跌至0.4%,而东芝、三洋的占有率都跌至1%以下。
在购岛事件发生前,日系家电厂商就已经处境艰难。截至2012年3月底,索尼、夏普、松下均创下巨额亏损纪录。夏普第一财季运营亏损941亿日元,已经考虑大规模裁员;索尼2012财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46亿日元,并拟将本财年电视销量预期从1750万台调低到1550万台。
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的最新调研报告就指出,索尼、松下和夏普在日本市场的需求继续下降,使得其全球平板电视业务2012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超过30%。
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对日系许多家电电子品牌厂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市场占到夏普海外收入近47%。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