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来,此前羸弱的银行股走出了一波整理反弹行情,工行、中行A股自底部反弹已逾6%。银行股走强的直接推手是机构大资金的增持与扫货。
10月11日,汇金公告,自10日起再次自主出手增持四大行,并表示,未来半年仍将继续增持。
从随后各家银行的公告看,汇金此次增持的情况是,增持384.42万股中行A股;增持建行281.41万股A股;增持473.35万股工行A股。572.53万股农行A股。
而就在汇金增持的第二天,国际资本大鳄也在香港市场扫货中资银行股。
港交所17日盘后公告称,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于上周四(10月11日)分别增持了2.43亿股工行H股及4711万股中行H股。力度远超过汇金。
上周四,银行H股于A股收市后突然涌入巨量买盘,工行H股、中行H股一度接连有多笔百万股的大单成交,买盘推动中资银行股全线飙升,成交也急速放量。当日工商银行(3.90,0.01,0.26%)H股和中国银行(2.76,0.00,0.00%)H股成交额均激增3倍左右。
贝莱德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决定性的逆势反弹”,股市仍有进一步的反弹空间。
或许,对中国经济将探底回升的预期,才是本轮银行股集体反弹的根本原因。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7.4%,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信心实现全年7.5%的增长。
有分析认为,四季度,中国的经济会有一个弱回升。对于这个判断,或许可以从最近人民币强劲的走势得到呼应。
截至10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连续5天上涨,总计涨幅高达421个基点。自7月25日触及年内低点6.3967元以来,人民币迄今已经上涨2.3%。此前,由于宏观经济不振,过去两个月,人民币维持窄幅震荡态势。
央行研究所所长金中夏认为,人民币近日升值是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原因较复杂。
而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则直接指出,美国QE3推出后资金开始流向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可能好于预期,为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强提供了支撑。
四季度中国经济可能超预期回升成了投资银行股的强而有力的理据,于是,贝莱德进来扫货了。在这些“先知先觉”的大资金的刺激下,10月以来,银行股走出了一波整理反弹的行情。多数个股自低点上涨已超6%,民生银行(5.97,0.01,0.17%)A股更是接近10%。
10月18日,A股银行股无一下跌,民生、招商、平安、华夏、工商等银行个股涨超1%。银行股的集体走强,直接助推沪深两市指数突破式上涨逾1%。
不过,多份机构研究报告认为,银行的基本面仍是趋弱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反弹,在今年持续发酵,已引起各方关注。
更有分析师质疑银行所披露的不良贷款数据存在不客观成分。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指出,如果将增加的逾期贷款全部放在正常类里面,这是不严谨的。
而最新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可预期,三季度银行不良贷款将继续攀升。温州市银行业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206.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9.8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比年初上升1.64个百分点。
四季度,中国经济或许真的能如分析的那样弱势回升,但滞后于经济周期的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仍是值得警惕的。(21世纪网 区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