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货式增长”泡沫
盛初咨询分析师刘振告诉记者:“其实郎酒一直靠压货,在行业内饱受诟病,但现在压不动了,没有商家跟他们玩了,所以业绩向下是必然。”
“我2010年就关注红花郎,他们当年在河南南阳一个地级市红花郎就压货800多万;我山东枣庄的一个朋友,红花郎压货200多万。”刘振说。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经销商去年底郎酒涨价前库存的红花郎甚至足够卖一年。
“前几年,整个白酒行业好,市场反应不明显,去年郎酒打压商家,搞百亿,很多商家被迫压货,本就怨声载道,加上今年白酒行业风云突变,郎酒日子真的不好过啊。”刘振感叹。
上述熟悉郎酒的王先生称,郎酒销售体制中提成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此种乱象的推手。据称郎酒区域经理去年的业绩指标很重,且任务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完成,因此只能向经销商大幅压货。而今年高端白酒销售遇冷,也使经销商库存快要“爆仓”。
对于白酒压货,刘振打了个比方,经销商就是蓄水池,白酒厂家就是输水管,终端网点就像分水管。现在是厂家一直给经销商压货,而终端商却不再要货。一直这样下去,经销商这个蓄水池早晚会溢出,就是早晚会出事。“利息、产品贬值的压力下,经销商不会等死的,这就是白酒行业的压货现状。”刘振表示。
海通证券[8.89 3.25% 股吧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赵勇曾透露,郎酒的经销商上半年已有一些破产了。
“白酒去库存化,终于出现了和服装行业一样的情况。”刘振感叹。在他看来,压货式增长目前是行业通病,就像服装行业,只是郎酒更为严重一些。乐观一点的就是,服装过时就贬值,而白酒不是。
不过刘振知道,虽然白酒保质期长的特点的确让库存风险没那么大,但风险还在于货品贬值,以及占用资金导致的现金流风险。
事实上,经过2008年以来的体育股一役,投资者对于渠道塞货的问题已经相当警惕。在2008年奥运刺激产品大卖之后,强品牌、高毛利的体育用品行业陷入全面过剩,三折五折的促销随街可见,不少品牌商还要拿出真金白银向渠道回购产品。
当前,酒企“回购”渠道产品的动作已经出现。《营销界食品营销》主编陈思廷在新浪微博中爆料,泸州老窖已在11月前完成在全国经销商库存中“回收”十万件国窖1573产品,市场价值超6亿元。
在上述方案中,“回收”的国窖1573产品,以各地经销商名义,由泸州老窖担保,以860每瓶向银行抵押贷款(当初进货成本平均约700元每瓶),并由泸州老窖统一将这十万件产品封存三年,由此达到控量保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