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银行资讯 > 正文
潜规则:业内称应聘者存款多优先
money.fjnet.cn 2012-12-21 09:35   来源:证券日报    我来说两句

对于许多奋战在一线的银行员工而言,一到季末或年末,通常都会谈“末”色变。因为一到这时候,存款金额等业绩指标压力便会排山倒海而来。为了减少因未完成业绩导致的罚款,各大银行及其相关员工都会使劲浑身解数来吸引客户进行存款。

于是,存款返利、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等等戏法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而《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拉存款大战更是蔓延到银行应聘者的身上。

存款与客户资源多优先录用

已是潜规则?

近日,有几位应聘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面试之前就已经向准备面试者明确表明要有一定的揽存能力,而体现揽存能力主要通过面试者本人在该行的存款证明。邮件回复里明确表示:应聘业务员有存款3万以上,柜员5万以上,大堂经理10万以上,主管15万以上,行长助理20万以上,届时同等条件者根据存款数择高录用,存款在入职一个月方可取出。”

针对招聘里面如此一个“莫须有”的条件,记者将上述情况向该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进行查证,该行给予的回复是:经核查,该招聘信息并非我行官方发布,我行的招聘信息均通过统一招聘平台发布,统一招聘平台是我行新员工招聘报名的唯一途径,请广大应聘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据了解,上述几位应聘该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人士确实不是通过该行所提供的统一招聘平台申请应聘的,而是通过登陆某专业的门户招聘网站申请的。但即便是这样,是否就等于不存在“谁存款多谁就能够优先录用的情况”?

“其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有些银行的支行的领导一起通过专业的门户招聘网站去招人,也就是没有通过省行等的统一渠道来招兵买马。招的人应该没有所谓的银行编制,而所招的人更多的偏向有相关银行经历与人脉等的社会人士。”一位广州市国有银行某支行行长表示。

“谁存款与客户资源多谁就能够优先录用已是潜规则。不同银行间人员的互相流动挖角,特别是中层人士,要想成功跳槽,都是要看谁手上的客户资源多,若客户背后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如存款等较多都有助于成功转移到应聘的银行,那这类应聘者无论走到哪家银行肯定都非常受欢迎。其实只是看应聘者本身的存款数量作为应聘条件已经是很低的潜规则条件了。”另一位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的中层管理者告诉记者。

在前一段时间,渣打银行[微博]广州分行就曝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VIP客户子女进行实习入职。而渣打银行VIP客户有存款50万元、10万元等多个档次。有一应聘者还算优秀,但渣打银行就希望其能够通过成为VIP客户而获得机会。据该应聘者反映现在正在渣打银行实习的学生,不少是通过VIP客户渠道取得实习机会的。

购物卡等替代现金返利

专设理财产品年末冲业绩?

“在以往,一到年末,存款返利的情况非常普遍,不过现在监管机构管理非常严格,一般银行员工都不敢挺而走险,特别是银监会颁布了‘七不准’的规定后,没有以前那样为了吸引存款而现金返利或者是存贷挂钩。当然有些客户特别是对公客户如果资金量确实很大,有些银行还是会暗箱操作进行现金返利。不过现在很多银行以送购物卡、礼品券、高档礼品等这些非现金礼品来回馈客户,不敢明目张胆地现金返利。”农业银行广州某支行相关负责人透露。

据记者调查,在广东有不少银行通过发行短期保本的投资于债券等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

随后,有相关银行人士表示,“有不少银行将短期的理财产品到期期限设置在年末也就是12月31号考核的那一天或者前一、两天。这样做的原因是客户一般在理财产品到期后不会马上把资金取出,而到期的理财产品资金会转到客户的活期账户上,那如此一来就可以冲存款业绩。”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同时,有广州银行的员工向记者表示,“现在有些短期的保本理财产品很可能并不是真正投资到什么金融投资产品如债券等地方,其实客户所投的资金只是放在银行做存款之用,这样银行可以将客户的资金用于冲存款业绩。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比活期存款利率要稍微高一些,多出的收益部分其实就有点相当于存款返利的性质。”

责任编辑:陈威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