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董文标:我国商业银行存六大致命缺陷
money.fjnet.cn 2013-03-19 09:28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未来大型银行应进一步放开对国内民营资本的限制,加大对民营资本的开放程度。要相信,我国的民营企业可以承担起这份重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银行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整体面貌也焕然一新,实现了质的飞跃。

据统计,从1979年至2012年30多年间,我国银行业人民币信贷余额从2040亿元增加到63万亿元。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中介的商业银行一直发挥着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从银行业自身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量从1978年的1512亿元,到现在130多万亿元,增长了近1000倍;不良贷款率已从1978年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到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资本严重不足,甚至为负值,目前已达到13%左右的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我国银行业可谓“一枝独秀”。

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国有控股制度的弊端与缺陷将逐步凸现出来。因此,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速中国银行业深度改革日显迫切。个人认为,推进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民营化是当前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与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现状与六大致命缺陷

从当前中国373家主流商业银行来看,95%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控股。5家国有大型银行自不必说,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属民营企业控股;在144家城商行和212家农商行中,仅在江浙一带有14家小型民营银行。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银行在主流商业银行体系中仅占5%。

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来看,大型国有银行与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95%,民营银行仅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5%,其中“工农中建交”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60%以上。

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仍属于国有控股体制。这种体制带来的致命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改革转型中很难再扮演重要角色,并可能成为经济改革的阻力。因为国有控股性质决定它不讲市场语言,只讲政府语言。

二是“一股独大”,公司治理水平难以提升。现行体制下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单一,无法形成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公司治理严重失衡。

三是商业银行大而不强。在政府呵护下,现行体制下的商业银行很难练出自身肌肉,非但培育不出中国的汇丰银行,反而容易使银行出现“三高症”(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超募资金过多)。

四是“走出去、国际化”困难重重。西方社会更认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目前我国银行业中有很多制度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仍存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不能真正融入到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与进程。

五是不利于促进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型市场没有共同语言,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抑制。

六是经济动荡、危机出现时商业银行风险传递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冲击,给政府财政带来潜在压力。一旦出现严重的经营风险,在国有控股银行体制下容易导致金融风险向财政传递。

责任编辑:乔佳利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