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万福生科(5.550,-0.05,-0.89%)再度发布公告提示退市风险。随着该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持续发酵,公司最终的走向、相关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均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有接近该事件调查组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了万福生科的“一条龙”造假手法。业内有观点认为,此事中介机构固然负有责任,但也暴露了在IPO尽职调查及上市后持续督导中,中介机构面临的核查手段单一、核查权限有限等问题,值得业内深刻反思。
越骗越大终使造假暴露
3月29日,万福生科公告,再度提醒投资者公司可能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公告还表示,目前公司仍在进行进一步的自查,有关财务数据可能进一步变化。实际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根据万福生科初步自查,公司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其中,2011年公司虚增收入2.8亿元,虚增营业利润6541.36万元。
如此大数额的虚增业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了解,此次立案源于湖南证监局一次例行检查。“预付账款异常是导火索,而银行流水则是调查的突破口”,一位接近万福生科事件调查组的知情人士表示,在2012年8月监管部门进场核查时,发现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余额畸高。
“这就像一个孕妇,到了日子才‘生产’”,该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此次发现问题的线索是万福生科预付账款余额异常。在此之前,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余额一直不多,上市前的2011年半年报只有2000多万元;上市后该科目余额才迅速上升,2011年末就达到1.2亿元,会计师在2011年年报没有发现该公司预付账款异常,重要原因是这里面有近亿元是预付设备款,而该公司当时刚上市,预付设备款较多也属正常,预付采购款直至2011年末仍很少。到监管部门2012年8月进场检查时,万福生科的预付采购款已经高达2亿多元,出现了明显异常,一下子就引起了监管人员的高度关注。
银行流水陷阱
在此次万福生科造假事件中,中介机构的责任难以推卸,然而也体现了目前中介机构存在的核查手段有限等一些问题,值得各方关注。
有业内人士表示,万福生科上市前采用真金白银式财务造假,监管部门的突破口在于,从公司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银行账户入手,揭穿“一条龙”造假上下游资金运作的伪装。然而,目前不管是投行还是会计师,都无权限延伸核查发行人上下游的银行账户。
中介机构的权限仅在于对万福生科本身的银行流水进行核查,这里面就可能存在陷阱。有知情人士透露,中介机构在核查中基本通过万福生科的银行对账单进行,而相当部分银行对账单没有显示“对方户名”,亦即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核查银行流水时,不清楚交易对手名字,这就给了公司浑水摸鱼的机会,将上游经纪人账户打进的钱包装成下游大客户的回款。
调查中还发现,万福生科伪造了部分银行回单和银行对账单,且伪造银行单据的水平堪称一流。而中介机构一般不会怀疑银行单据造假,加之识别银行票据真伪的手段有限,给了公司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