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审计署:格力等家电巨头骗补近亿元
money.fjnet.cn 2013-06-24 14:3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来说两句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6月21日审计署发布公告,在国家推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补贴政策的过程中,企业存在的骗补现象严重,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可谓拿补贴“上瘾”。

何以利国惠民的政策成了不法企业的敛财之道?弄虚作假又怎能通过层层审核?骗补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在于有漏洞可钻。虽然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已经停止执行,工信部也早就规定淘汰落后产能主要依据能耗物和清洁生产标准。但是,在其他行业的补贴中,会不会也还有类似现象?哪些监管存在漏洞?

“家电骗补”层出不穷,龙头企业也涉及其中。

6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对“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结果显示,包括格力、格兰仕、美的、TCL、长虹、扬子空调等8家家电企业,骗取国家节能补贴共计9061.84万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了解,虽然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这两大促进家电消费的政策已经结束,但能效标识虚标等直接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在记者采访多家检测机构和能效标识定制企业时,他们均表示可以提供经过“通融”的能效标识检测结果。

龙头企业领衔骗补

家电企业骗补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根据公告,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格力电器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6.76万元,在所有企业中数额最大。此外,格兰仕、长虹等知名品牌企业也分别通过上述方式骗取节能补贴资金,金额分别为1779.4万元和981.78万元。

据披露,家电企业套取补贴主要方式是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记者没有拨通格力等骗补企业的电话。有媒体报道称,格兰仕新闻发言人陆骥烈2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兰仕高度重视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目前正在确认相关信息,同时会认真整改。”

陆骥烈坦承,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客观上反映了多个行业的普遍状况,一部分骗补金额较大的甚至涉嫌刑事问题,还有一些情况相对复杂,客观上反映了相关企业在管理和监督上的难点。

补贴方式难遏漏洞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家电消费的补贴政策,具体有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以补贴促进消费的办法是骗补难以遏止的主要原因。

天津一位家电卖场的销售主管包博就表示,这次骗补多聚集于空调领域,就跟空调企业的商业特征有关。他介绍说,空调销售在总公司之下,还有分公司、经销商、代理商,商业流通链太长,无论是企业总部还是终端销售都很难将信息全部掌握,正是这种不透明导致骗补的发生。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财政直接补贴的方式导致无论是直接将资金注入消费环节,还是补贴给厂家都会出现漏洞,而在近5年时间的持续刺激消费下,补贴方式应该画一个句号了。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针对家电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让不少家电企业患上了政策补贴依赖症。“如果仅仅依靠补贴政策让消费者多掏腰包,是对扩大消费政策的误解。企业加快自己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科技驱动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才是好的发展方向。”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也表示,补贴政策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干扰市场良性发展,造成产能过剩等方面。如果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病,必将失去市场竞争的活力,不应将特殊政策常态化。

事实也是如此,从今年6月1日起,伴随节能补贴的结束,家电领域已经彻底告别财政补贴刺激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