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视为银行理财产品最大问题之一的“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将有望实质性解决,银行摆脱“刚性兑付”、投资者避免“飞单”等顾虑也将随着理财信息披露平台的上线而暂告缓解。
在6月推出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后,本报记者从接近银监会的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监管层筹备多时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平台已经以内部专线网络的形式,在首批参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理财管理计划”试点的银行机构之间上线,未来有望向投资者开放。
该网络平台主要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债登”)前期筹备,中国银行业协会协调参与,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此前,由于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完全、不规范,并没有权威平台对理财产品信息进行统计。
另据多位银行资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第二期也有望于今年年内推出,相比第一期,会要求理财产品在投资端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便于银监会进一步掌握理财产品投资端的信息,特别是“非标”的情况。
而包括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试点在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及监管机构管理政策发布、通知等相关信息亦将披露在上述专线平台上,便于参与试点的首批银行相关部门及其他参与方查询相关信息。
“二者和理财管理计划、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都是理财产品转型中的重要环节,理财产品有望进入”透明化“时代,亦为摆脱刚性兑付奠定基础。”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二期有望细化投资端信息
6月,银监会就下发《关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日系统正式启用。申报登记包括61个数据元,包括产品期次、运作模式、投资资产种类及比例等,以及产品审批人、设计人、联络人、投资经理的基本信息。
通过审核后,理财产品、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将获得系统自动赋予的具有唯一性的登记编码,方可发售。据本报记者了解,各家银行已在今年7月31日前补录2011年1月1日至收到通知之日期间所有已成功发行的理财产品的信息。
一位国有大行资深人士指出,在理财产品统计过程中,信息不全与缺失、产品数据滞后屡见不鲜。同时,在资金运作与实际操作不符,组合投资批量运作等都存在一定风险。另外,本报记者近日查阅多家银行官方网站,都难以查找到理财产品的过往业绩及产品说明书等详细信息。
实际上,银监会“8号文”在规范“资金池”产品运作的同时,就已涉及到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等问题。今年5月,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指出,“特别是资金投向披露不够充分,很多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只提股权类或者债券类资产投资比例为0-70%,幅度过大;同时因为是组合投资多个标的物,使消费者无法把握明确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