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一直是弱项,与国际银行定价模式有显著不同。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全面放开,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也箭在弦上,虽然实际贷款利率仍居高不下,但未来商业银行原有的贷款定价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面临不小的挑战,市场化的贷款利率也将与金融市场中其他利率元素相互融合、耦合,成为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末梢。政府部门和市场参与者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理论和实务上梳理贷款利率的构成,结合中国特有因素,制定应对之策。
构成贷款利率的结构化要素
总的来说,贷款利率水平由筹资成本/基准利率(期限)、流动性溢价、信用风险溢价、运营成本以及合理利润这几个要素决定。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即无风险利率(risk-free rate)。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体系中,这是货币政策调控的工具目标和向下传导的“原点”,央行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到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是其中的典范,其经验定价公式为泰勒规则,即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平均实际通货膨胀率+均衡实际联邦基金利率+1/2(通货膨胀缺口)+1/2(产出缺口),实证研究表明其可以解释约80%的利率决策因素。
筹资成本,即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一般体现为构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曲线。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包括客户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发行债券、证券回购与拆入资金、同业存款、中央银行借款、资本金等,其价格受到上述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有效传导。由于中国银行业有存贷比75%、货币市场占存款8%、金融债审批等因素制约,主动负债能力较弱。据估计,我国存款占负债的82%,活期存款又占全部存款的52%,短期内存款利率仍然会是筹资成本的主要部分。
流动性溢价,即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它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一是宏观流动性,指货币供应量决定的宏观层面的整体流动性状况;二是市场流动性,指市场上流动的货币以及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流动性之和;三是心理流动性,是微观层面市场参与者对于经济状况的心理预期和行为反应。如2013年6月的流动性紧张中,心理流动性就占有较大成分。对国内银行而言,信贷额度投放要求、公开市场操作风格是观察流动性的直观变量。
信用风险溢价主要考虑第一还款来源(借款人)和第二还款来源(抵押物变现、担保等增信措施),数量上体现为违约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之积,也称预期损失或拨备率。在信贷流程中如何准确地衡量、监控、处置信用风险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经营成本包括办公费用、营销费用、人员工资、调查、审查费用等直接费用,管理精细的银行还计入了税务成本,以及电子系统运转费分摊等间接费用,目的是在成本、客户、渠道等维度上体现出成本的差异性。
期望的回报有两个衡量尺度,一是同业竞争,贷款定价应贴近市场,因为借款人也会“货比三家”,此为上限;二为资本回报率或股东回报率,此为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