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证监会此前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安排,IPO即将于2014年1月重启。很多投资者都担心IPO重启会分流二级市场的资金,但事实上,目前,市场并不缺资金,社保、保险、QFII、RQFII、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多路资金正在进入或准备进入A股市场,A股市场不差钱!
A股明年将迎真正牛市起点 社保基金面临入市好时机
到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整体股权投资规模最高可达3000亿元人民币,发展空间很大。
随着IPO的重启以及市场的向好,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迎来了巨大机遇。受访专家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为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大规模入市埋下了伏笔,随着明年牛市的到来,目前社保基金迎来入市好时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加大,促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已显得越发迫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曾表示,一方面职工个人账户大部分是空账,另一方面已有的积累资金保值增值无门,在物价水平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实际上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因此,推动和引导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已成为近年来监管层的重要抓手。
早在去年年底,时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就曾表示“应把握时机,审慎投资,适当增加股票投资。”并透露,“全国社保基金到2015年整体股权投资的投资能力最高可以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发展空间很大。”
今年以来,社保基金开户数、持仓比例频创新高。据已披露的三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再度出现大幅增持迹象,这已是社保基金连续五个季度增持A股。
“明年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牛市起点,对于社保基金等大资金来讲目前可谓迎来了一个入市的好时机。”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峰对记者表示,比较明确的是,从经济上来看,今年可能是近年来一个真正的底部,明年的市场应该比今年整体上要好一些。对于社保基金等讲究长期回报率,对短期波动不太在意的长期资金来讲,目前点位,向下的风险整体不大,而向上的空间更大一些,是一个入市的好时机。
“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为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大规模入市埋下了伏笔,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益民基金一位研究员向记者表示,证监会发布的《意见》中提出,通过网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应优先向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的方式,肯定了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有利于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壮大。
同时,《意见》结合优先股发行制度,大力缓解了市场融资压力,丰富了投资渠道,针对不同投资回报水平要求,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为它们未来顺利大规模入市埋下了伏笔,不仅有利于市场形成正确的、理性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年金每年输血A股300亿元
在现有条件下,要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税收优惠是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应该适度增加企业年金投资股市的比例。”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年金投资股票比例为30%,2012年企业年金总额近5000亿元,据此计算,企业年金能给A股市场增加1400多亿元。
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优先股以市场化方式促进上市公司合理实行现金分红,为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提供多元化投资工具,同时也拓展居民的投资管道;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一系列宏观政策有利于扩大企业年金规模,给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目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大部分在股市的资金投放多数没有达到30%,因此在股市的投资还是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中已明确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增加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五项投资产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扩大,尤其是允许对股指期货的投资,也是间接给证券市场提供了增量资金,对A股市场是一个实质性利好。他同时称,去年企业年金新增规模突破1000亿元,按股票投资30%比例测算,每年能给A股市场新增资金超过300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需要长期投资,如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但必须承认的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很低。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2000万家企业中只有4万多家建立了年金制度,规模也只有400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很不平衡,行业发展快于地方,水平高于地方;并且在参保企业中,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其他性质的企业很少。
在现有条件下,要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税收优惠是最有效的手段。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我国完全可以借鉴美国“401K”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提高老百姓退休后的收入替代率。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也认为,企业年金配合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扩大企业年金规模、加快企业年金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撬动作用。
随着投资范围得到较大幅度的松绑,未来企业年金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财政部去年年底发布《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企业年金规模不断增加,以及保值增值的需求,企业年金应加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与此同时,监管层也需要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同时还要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为企业年金建设提供更好、更成熟的平台,创造更加公平有序透明的市场环境。真正让企业年金这类长线资金,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
启动优先股试点打消养老金入市疑虑
专家表示,要提高透明度,建立一套随时能客观表现养老金状态的体系。
“此次开展优先股试点工作,被市场普遍认为是配合IPO重启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股市,优先股的利好不仅仅是表面上限定部分股权在二级市场流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战略资金投资股市的障碍,吸收大量长线资金进入股市。优先股投资收益率较稳定和风险较小,正好解决了养老金的投资顾虑。”一位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今年10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3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有关养老金等长线资本入市的有关讨论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线。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节余达到2.3万亿元。
据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介绍,目前大部分国家对养老金投资主要采用的是三分法,即三分之一用于保值投资,三分之一投入社会基金,三分之一投资股票市场。但是目前中国养老金结余只允许存银行、买国债,严禁其他形式投资。
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将按照《指导意见》制定优先股试点管理的部门规章,并于近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后正式发布实施。证券交易所、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等市场自律组织也将制订或修订有关配套业务规则,确保优先股试点工作稳妥推进。
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优先股虽然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但是其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因有着较为稳定的收益率而备受瞩目。
据邓舸介绍,优先股在境外市场是成熟的证券品种,在我国也有很强的现实需求。目前开展优先股试点,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增加新型的固定收益产品。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上市公司分红水平不高,有稳定回报的投资产品不多等问题,影响了市场的投资积极性。优先股以市场化方式促进上市公司合理实行现金分红,为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提供多元化投资工具,同时也拓展居民的投资渠道。
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助理、太平养老保险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常勇表示,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是绝大部分资金留在了市县,整体收益率低于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收益率。
“对养老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降低运营风险,在专业化、透明动作的前提下,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市场来投资,会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养老金这类资产的增值。”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IPO的企业有很好的成长期,GDP的增长也是透明的,同时资金来源再解决好,改革就会产生三方面利好,一是企业获得了资金;二是市场得到了成长;三是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资产也得到支持。
美国“401K”计划即是养老金入市与资本市场起到良性循环的佐证。有研究显示,观察美国1984年到2008年间的数据,发现每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个人养老账户年底的余额,和当年道琼斯指数的相关性达到了98%,也就是说养老金的注入盘活了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运作又让养老金增值,服务于本国人民,形成了良性互动。
“如果没有较高的透明度,投资者很难信任我们的养老金。”中国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原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此前指出,目前养老金入市的各项建设尚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大的暗箱操作空间,需要建立随时能客观表现养老金状态的一套体系。
看好A股前景 QFII、RQFII资金源源流入
近期一系列股市改革措施推出,契合QFII一贯的投资理念,激发其入市热情。
“此次IPO重启,首批基本上是中小板及创业板企业,而QFII的投资目标集中在蓝筹股上,资金不会被分流。而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明确,QFII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看好,尤其是近期一系列股市改革措施的推出,契合QFII一贯的投资理念,其将更加积极投入A股。”一位市场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登公司发布的最新统计月报显示,10月份QFII在沪深两市新开A股股票账户共17个,是QFII连续22个月出现新开账户。并且,自5月份以来,QFII新增开户数一直处于历史高位。今年5~8月,QFII开户数均超过20户。
不仅如此,截至11月29日,外汇局累计审批QFII投资额度累计达492.51亿美元,其中11月份新增7.38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要取消对二者的资格和额度审定。
除QFII外,境外资金还通过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加快进入A股。RQFII作为直接投资A股市场的新渠道,11月中旬以来RQFII持续获得净申购。数据显示,在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后的一周内(11月18日至11月22日),香港9只RQFII ETF共获得近15亿元净申购。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净申购比例达14.22%,约有11.89亿元资金流入,成为在港人民币A股ETF申购额的最大来源。
截至11月29日,外汇局累计审批RQFII额度增至1446亿元,获批机构增至50家。其中,11月份,RQFII新增投资额度50亿元。成交量和规模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证监会排定了IPO重启时间表,在2014年1月将会陆续有公司上市。据了解,目前排队上市的公司主要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投行人士预计,按照以往融资规模,50家企业总融资额在500亿元左右。
按照此前规律,因IPO重启后会分流二级市场资金,引起市场震荡。不过,从统计来看,QFII从9月开始,不断加仓。尤其是近一个月,一直被认作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据点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海通证券国际部和瑞银证券北京金融大街等营业部频频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蓝筹股。
其中海通证券国际部尤其突出,过去一月重点布局金融股,买入了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以及中农工建交等11家银行股,累计买入金额达到3.42亿元,此外,还买入了海螺水泥、上汽集团、大秦铁路、中国建筑、三一重工等建材重工股,累计金额达到2.68亿元。
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则买入了外高桥、长征电气、泰格医药、华平股份、格力电器、三维通信等17只个股,买入额达到10.80亿元。虽然其中有泰格医药、三维通信等中小板、创业板的个股,但格力电器等蓝筹股仍是主要投资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股成为其最受青睐的“标的股 ”。据沪深大宗交易平台披露的数据统计,9月份以来的三个月中,QFII席位累计斥资21.7亿元,揽入2.47亿股银行股。11月28日,海通证券国际部共买入11只银行股,成交量1555.2万股,成交额7380万元。
基金经理分析称,QFII一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注重资产配置,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在中小市值股票上,金融板块是标准配置。随着优先股试点开展,低估值的金融板块仍会成为QFII重点增持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