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涨声大合唱”须牢记“稳定是硬任务”

www.fjnet.cn 2012-05-04 10:27  毛开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期,水电油气资源类公共产品调价听证会在全国各地密集召开,继成品油率先调价后,电价、气价等调价也“箭在弦上”。专家表示,明白晒出涨价的理由,制定调价的透明机制,才能避免“改革”沦为“涨价”的幌子。(5月3日新华网)

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两者只能看、不能比;改革就是改革,涨价就是涨价,没必要硬把两者扯上关系。

今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改革》一文,重提小平同志“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的教诲;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数十次提到改革。可见,改革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不改不行。

“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这是坊间的呼声。每一次涨价、每一种东西的涨价,无不牵动国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油要涨价、水要涨价,不能不吃呀;电价要涨、气价要涨,不能不用呀。市场经济时代应该市场说了算,但是涨价总得说清楚理由。

无须怀疑,涨价也是一种改革,“变”就是“改”,“改变”一词或许由此而来。但是,改革不能沦为涨价的幌子,要涨价就涨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啥办法,只能“由他去吧”,但何必一定要戴着一副神秘的面纱、披着一件改革的外衣?

当前,全国各地已经和正在开展“涨声大合唱”,姑且也算是“改革”吧。但是,这场“改革”千万不能只拿几套涨价方案让公众选择,必须要理顺定价机制,让公众明白定价依据是什么,调到什么程度才恰当。目前,缺乏成本公开、成本监审机制,目前已成为一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障碍。涨价这场“改革”要想成功,必须突破这些障碍。

同时,价涨了,服务必须跟上,“高价”必须换来“优质”。如果各种涨价都像目前国内个别能源企业一样,一边哭穷要求涨价、一边坐收巨额利润,这是公众不能接受的。

“涨声大合唱”并不利于经济稳定,而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透明的成本是赢得消费者理解的关键。正因如此,涨价这场“改革”必须稳步有序、公平透明。此外,专家还认为,资源类公共产品价格改革,除了形成透明的定价机制、透明的企业成本外,还必须配套公平有效的补贴政策。

涨价也好,改革也好,要牢记“稳定是硬任务”。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特别提醒:“水电油气属于基础类价格,其调整会对其他行业带来连锁反应,调价时要充分考量这一因素,更要谨防跟风乱涨价。”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