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挑家庭的逻辑
www.fjnet.cn 2012-10-31 07:39 付小为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家里有亲戚在小学教书,有一天聊到管教学生的事,说老师们私下会评价哪个年级的学生“麻烦”,哪类家庭的学生最不好教。由于学校所处区域进城务工人员比较多,教师们倾向于认为这类子弟“素质”差,连校长都承认,学生入学报名人数偏多的情况下,会通过家庭背景作出取舍。 我不知道学校是怎么界定此处的“素质”。如果一个小孩比其他小孩顽皮,是不是就不符合老师期望的“高素质”?不光素质本身不好界定,这种说法背后还潜藏了两条逻辑:这类学生父母的素质不高,以及素质是代际相承的。 姑且把这里的素质简化为乖巧程度,一些老师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小孩可能更为自由散漫。然而,乖不乖的问题家庭学前教育只是一部分,孩童天性、个性差异等等都可能决定一个小孩在某个年龄阶段的表现。再则,一个备受家庭呵护的小孩,可能反而更顽皮无拘。素质一说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惯性推断,甚至连素质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贴标签,为某种或许还算不上特殊的现象下一个结论。 素质问题是个伪问题,但学校挑家长的做法却是个真问题。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学校看重家庭背景的情况,不过,它主要存在于私立学校。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教育资源、教育“产品”多层次后的结果。眼前的择“家庭”,思路没有多复杂,无非是“教育环境论”的变种,即家庭情况复杂的小孩可能更难教,学习成绩会相对差点。当然,这种推论客观上有一定的道理,也得到了一些统计数据的“佐证”。然而,教育者开始着手挑选被教育对象,挑剔学生“初始素质”,本身就是极大的问题。 应当说,一个孩子的教养、学习能力等等的培养,既有家庭影响,也有学校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前者所占的比例更大。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失败,学校可以直接归责于其家庭?在一个发达的教育体系下,学校要做的绝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尽可能地承担起学校的责任,努力让一个孩子步入正轨。这也是教育意义之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挑选家长显然违背了教育目的。学校争取“择优”,完成“锦上添花”的工作,既省事又提升学校声誉,功利主义意图与本应有的,把学生摆渡到生活、智识彼岸价值相悖。 更进一步来看,教育又被视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换句话说,它是某种社会平衡机制。为了维持这种平衡,国外一些学校在录取学生时,会特别考虑种族、阶层等因素,给家庭背景不佳的学生留出一定名额。而不是学校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藉由手中的选择权作出对自身看上去最有利的选择。 与素质说合不合理相比,教育者的功利思维可能更可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2]养老乱象拷问福利公平
- [ 09-26]肩膀
- [ 09-03]“限抗令”应与清理家庭小药箱结合
- [ 08-15]“家庭医生”模式更需专业医疗服务下沉
- [ 08-07]人均住房面积或许真实但毫无意义
- [ 07-05]“家庭作坊”何以能制造“60吨假盐大案”
- [ 06-05]家庭纠纷岂能拿公共文化设施泄愤
- [ 05-17]被平均的家庭资产下是令人忧虑的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