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找不到人的热线电话,变了味的旅行会议……作风难改,不要借口“领导不在”,更不能抱怨舆论“大惊小怪”,而是遭遇到一些现实矛盾、触碰到一些现实利益。改作风为什么那么难?且来听听大家谈。

领导出席,才显重视?

浙江湖州 钱夙伟

类似“领导到场”之类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为什么盛行不衰?就是因为某些领导和下属有这样的需要。某些领导是把亲自到场当作显示自己“重视”甚至“重要”的标志。对于某些下属,则是把“领导到场”当作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何况,还能显示出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地位”。

还有一点心知肚明的是,无论会议还是接待,到场的领导级别越高,相应的“规格”也越高。组织或者接待的一方,用起钱来就无“后顾之忧”,“领导到场”因此往往成了铺张浪费的理由。而于“客人”一方,不仅有了更高规格的“享受”,也能体现自己“身价”,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过分看重“领导到场”,与改进作风的要求相悖。现在,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地方领导也应该有“华丽转身”,力戒虚假浮饰的作风和做派。

公务接待,务求透明

湖北武汉 段思平

有新闻报道“副县长一天陪洗八次澡”,相信这不是个案。在一些高档酒店中,经常能看到各种领导干部“窜房”:从这个包间到那个包间敬酒,只因为来的“客人”实在太多,一个接待不到位,就怕得罪了哪位“领导”。

不过,一些基层官员还是很喜欢这种“接待应酬”的。于公而言,在接待中把上级哄得开心,项目拨款、政策倾斜自然到手,考核无须发愁;于私而言,与上级增进了私人感情,今后提拔重用更是有望。不掏自家一分钱,却能公私兼顾,这样合算的买卖,上哪儿去找?

所以,解决公务接待过度的问题,还必须明确标准,严格审核预算、付诸执行,不能留给接待方过度的自由裁量空间。一旦接待超标,就须严厉问责,而不仅仅是大事化小、“罚酒三杯”。当前,公开“三公消费”已成社会共识,更进一步而言,任何公款的开支都务求公开透明,并处于社会监督之下。

制度给力,作风才硬

北京 晓 勋

有一些干部抱有“只唯上,不唯对”的错误心理。凡事习惯于看领导指示,揣摩领导心思,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生怕“贸然转作风”会使自己陷于被同事孤立、被领导冷眼相看的不利境地之中,严重者前途都会受到影响。有了这样的考虑,即便自己心里明白转作风的重要性,但到了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选择静观其变,望风而动。

改作风,不能仅寄望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觉悟提升”,毕竟转作风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这就需要监督机制和配套的奖惩机制给力了。应该考虑在上级和同级监督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监督,重视群众的意见反馈,把群众反映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每年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细化标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看领导脸色”的改作风困局,避免“你好我好大家好”考核困境,真正把改作风改到实处。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在线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5163人中有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很反感”。(12月13日中国青年网)

近期,新一届中央领导务实、亲民的作风,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在许多场合都强调,领导干部不讲官话讲实话,不说套话不念稿,赢得一片叫好声。然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下许多官员仍爱打官腔儿,令人反感。

现在的一些领导讲话稿缺乏实质内容,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明白,非要写上洋洋洒洒十几页,以彰显其功绩,这种缺乏实质内容的稿子,只能是台上照本宣科讲的声嘶力竭,台下昏昏欲睡听得耳朵长茧,有谁会在意讲话的内容,这样的讲话又能解决什么问题?一些基层政府的报告讲话动则几万字,而且有高度有深度,但这种伟绩丰功气盖世讲话稿对于解决民生恐怕作用不大。

那些永远正确,却又没有实质内容的大话、空话、套话其实不是在跟老百姓说,而是在对上级说。官员任用的发言权在上不在下,所以官员们自认为没必要去和老百姓说大实话,终导致了官话的泛滥。至此,官员追求形式、乐于务虚,回避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失去公信力,政府与群众离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一届领导人不讲虚词的讲话穿透各式官话迎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在迎来一片叫好声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铲除官话也并非一日之功。依笔者见,让官话脱水可以借鉴“走转改”的经验,要让官员走进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熟悉平民化的语言体系,学习老百姓听得懂的“普通话”;转变工作方式,有效降低曝光率,减少会务数量和迎来送往等公开讲话场合;改为制度化监督,对官话加强监督,在全社会应该树立一种打击大话、套话的监督机制,营造鼓励说真话、实话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这样,官员才能知道对老百姓自己该怎么说话,才能给老百姓留下务实、踏实的印象,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好感与信任。

报载,昨日,厦门市召开改进机关文风会风座谈会。厦门市委常委、秘书长臧杰斌出席并讲话。他说,全市性重要会议,会期一般不超过半天;部门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1小时;开竣工庆典活动,尽量不超过20分钟。(12月12日的《海西晨报》)

时下,“庆典风”仍然盛行。一些部门和单位不管事情大小、有无必要,都热衷于请领导光临,或讲话,或剪彩。各种庆典活动过多过滥,场面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开幕庆典演变成了“庆宴”,大吃大喝,发纪念品、“红包”什么的。不仅牵扯了领导的精力,而且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究其原因,关键是形式主义、攀比心理和奢侈浪费的恶习在作祟。如不加以制止,让庆典歪风盛行,必然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的腐败风气,败坏党风、社风和民风,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当然,搞庆典活动当然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庆典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问题是,许多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搞庆典,是为了讲排场,摆阔气,自然难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这就需要对各种庆典活动进行检查、评估,不让庆典成为某些官员的“官样文章”。

规定开竣工等庆典活动不超过20分钟,体现出了不摆花架子,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精神,倡导了一种移风易俗、节俭办事、清正廉洁的好作风。一方面可以减少领导的应酬,腾出时间和精力抓好自己的工作,对转变领导的工作作风大有碑益。另一方面主办者可以省了精力,降低成本,再不必为开幕剪彩、奠基而费神费思,从而避免了铺张浪费,倡导了移风易俗、节俭廉洁的好风气,树立起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的行业形象。

古人云:“歪风起兮,秀木推。”近日,中央政治局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党中央都限制中央领导干部出席各类剪彩、奠基和庆祝活动,风行于上,俗成于下,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如厦门市规范领导干部公务活动安排,公务活动力求简洁、文明、实效,不得搞形式主义。果如此,领导干部公务活动多一些务实的东西,何愁文明、节俭、清廉的公务活动新风和优良党风唤不回来呢?

改文风切忌新八股2012-12-13 08:40

新闻界“改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我举双手赞成。仅以时政报道而论,确实有一种“八股”味道在报纸版面、电视画面和广播声响间飘荡,挥之不去。

读者、观众和听众中,不适应、不喜欢这种“八股”的大有人在,同时我相信,新闻界内部本有更专业追求却被其绑架的也大有人在。文风一改,胸中舒畅,自然会叫好。12月11日,一条微博被转发颇多:“习近平在广东考察4天,新华社共发2300字。12月4日,中央政治局要求改进新闻报道,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10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998字。11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在粤考察’约1300字。昨晚新闻联播用了3分28秒,今天约5分钟。报道开头也不写天气了……”

短了,实在了,这样固然不错,但若跳出这些“标准”的时政报道,去网络上浏览一番,便会发现原来总书记在广东的考察如此受人关注,有多少人在传播、议论相关的现场文字记录和视频片段!这样的背景下,难怪有人感叹:“此番新华社只发了2300字,实在觉得不解渴。”

当短则短,无实质内容甚至可以不报道。但短了未必就一定好,真正重大的时政、重要的信息,当然应给够篇幅,当长则长。事实上,大家对以往许多时政报道的抱怨,不光是因为长,更是因为假和空。“有料”的新闻、信息量丰富的报道,没有人会嫌长。一个最好的例子,便是20年前邓小平南巡后那篇著名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洋洋万余字,谁会觉得长?

时政新闻并不一定意味着寡然无味或面目可憎。领导人的给力言行、国家大政的决策内幕,公众永远感兴趣。我敢说,“习近平深圳莲花山之行,给邓小平塑像献花篮,走进群众中零距离交流,畅谈改革之路”如果电视直播,收视率一定不会低,去看看视频网址的点击量就知道。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是“八股”。若是把改文风理解偏了,一味求简短,某种程度上是落入新的“八股”——读者、观众和听众明明想读、想看、想听,时政报道却提供得很少甚至根本就缺席。所以说,改文风应当确立的原则不是“短”,而是“尊重新闻规律”。报长报短、怎么报,应视内容而定,而非根据“级别”而定,根据“规矩”而定,搞成版面、时长一刀切。

5000字必须变成2000字,8分钟必须变成5分钟;这个必须报,没价值也得报;那个不能报,老百姓都关注也不报……搞僵化的一刀切,不管依据的是何种精神,实质上都有悖于新闻规律,都是新“八股”。

力戒“长、假、空”,倡导“短、实、新”,自上至下的践行,必将带来官场文风的转变,有助于基层官员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近日,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会议上不约而同提出“不准念稿”的要求,在全国各地引起反响。12月11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在参加省科技创新大会时也不念稿,要求根据调研和思考,深入交流;12月11日,江西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改进文风,一是短。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是实。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不念稿”,正是“短、实、新”精神之体现。

曾有主持人问丘吉尔演讲准备要花多少时间,他说: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充分说明,惜墨如金比信口开河难得多。经典的思想、伟大的理论,未必是鸿篇巨制,真理往往置身于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篇章中。

许多地方官员,逢开会必讲话,想讲又不会讲,上了台就念稿子。一曰长,稿子有多长就念多长,甘当稿子的“复读机”,活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二曰空,八股文章的特点就是空,空话套话,言不及义,不知所云,说了半天就是说不到点子上。哪怕特大洪灾面前,电视直播连线,也得先把领导重视之类空话、套话说完。三曰假,成绩大吹特吹,歌功颂德;缺点轻描淡写,推责诿过。许多洋洋洒洒万言的讲话稿,“水分”挤干了,没多少“干货”。早在70年前,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就针对不良文风写下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今天读来,仍不乏现实意义。

“长、假、空”的不良文风盛行,与官员素养有关,讲短话、实话、新话,不仅需胆略,还要有智慧。一些官员的素质显然不足以站在台上脱稿,用个性语言,说经过深思熟虑、有的放矢的实话;与不良会风有关,开会、讲话、发文,就像工作“三件套”,缺一不可。长此以往,会议不但是手段,还成了一些官员的工作方法,视开会为落实;与话语体系有关,一些官员台下聊天时,风趣幽默,妙语如珠,一旦登台讲话,即成为刻板、了无生气的“八股先生”,前后判若两人;与政风有关,一些官员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成了“浮游生物”,对社会生活没有感同身受,何来真知灼见?如何能不按秘书的稿子说空话?

力戒“长、假、空”,倡导“短、实、新”,自上至下的践行,必将带来官场文风的转变,有助于基层官员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看到,文风是表,作风是里,文风是枝叶,作风是树干,改文风更要改作风。作风不改,改文风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一时改变,多半治标不治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让我们的干部队伍,少说呆板的长话、违心的假话、无用的空话,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深入实践,以实干闯未来。

在一个利益多元多样的社会转型期,很多矛盾问题的化解,靠理想化的热情与无所畏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往往才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改革开放成为一个高频词、主题词。

“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这些语句足以表明对改革开放的态度,30年来这种坚决性没有改变。但与20年前邓公的南方谈话相比,新变化、新气象亦在字里行间透着热力,深刻折射20年后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环境、条件、任务的时代之变。

20年前的那些话语,“杀出一条血路”“有那么一股子劲呀气呀”“有一点敢闯敢试的精神”“敢为天下者先”,“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今天仍然令人热血沸腾。这种特质,叫做勇气。其所指乃是与当时的环境深刻相关。勇气、胆识、气魄,成为其时改革的核心价值。

然而在改革开放坚定推进30多年后的今天,好改的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表明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同时,改革还进入了“深水区”,改革面临的风险、矛盾、问题增多,尤其是利益调整不当,很容易招致谁都不满意的结局。显然,面对这样的改革新时势,尽管政治勇气仍然需要,但还必须引入智慧这个改革的核心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同时,又强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凸显的正是智慧这个核心价值。

在一个利益多元多样的社会转型期,很多矛盾问题的化解,靠理想化的热情与无所畏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往往才是破解难题的钥匙。否则,改革就很容易激化矛盾。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考验改革智慧。注重科学论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智慧是关键。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存量利益上多优化,更离不开改革智慧。

在矛盾凸显期,面对那些涉及不同群体利益调整的改革,暴风骤雨的改革难免会引起剧烈震荡,和风细雨的改革才会润物无声。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最需要的是创新的思维,需要的是头脑风暴。

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84.1%的人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中国青年报》12月11日)

官话本是官员说的话,但慢慢演变,已经成了一个特定代指,指出自官员之口、由官腔官调官气凝聚起来的假话、空话、套话、废话。杂文家刘洪波说,官话是“处处用心”与“无动于衷”的结合体,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而不是一种真实表达的语言。群众是实在的,向来只看疗效不看广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官话泛滥的根源,表面上看是政治文化环境的问题,实质却是政治实践的问题。官话之所以引起群众不满,倒不在于官话本身,而是官话背后只见“官事”,少见“民事”、“人事”。

虽然理论与实践偶有分离,但表达本质上却是和行动紧密相连的,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如果一个官员,天天沉浸在基层,想的是民之所想,急的是民之所急,做的是民之所需所愿,估计要让他满口“官话”也很难。相反,如果一个官员,做自己的事,讲别人的话,照本宣科,或者一半这样想,另一半心里自有“小算盘”,既要表面上大言炎炎、冠冕堂皇,又忘不了私下蝇营狗苟,要让官员不讲“官话”,那他可能就无话可讲了,因为不敢讲。

官话连篇白费舌,一事无成百不堪。台面上讲“官话”,私下里做“官事”,这种现象不仅不少,而且还在四处蔓延。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了要求切实解决办证难问题的通知,但记者采访时却发现,要么是“不清楚,去问我们的上级部门”,更有甚者说了大实话,“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台面上讲信访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背后却是拦访、截访,甚至给予劳教;台面上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却是野蛮拆迁,甚至闹出人命;台面上讲立即解决,实际上却是各部门相互“踢皮球”;台面上讲反腐败,私下里却受贿索贿、包养情妇,最终锒铛入狱……

“官话”绝不仅仅是官话,正确的废话背后是信仰的迷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背后是价值观的错位,“假大空”的背后是虚伪、保守、专横与特权。公众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潜含的意思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其实质正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官员习惯于成为会议和讲话“道具”的当下,硬要避免官话,苦的是准备讲稿的秘书和下级。

所以,要打破官员说“官话”的问题,根本的还是要官员不做“官事”,而做“民事”、“人事”。但如何保证官员必须做“民事”、“人事”呢?在法治的时空里,还得靠制度,一靠行为规范制度,二靠监督制约制度,三靠问责制度。官员只是人民的公仆,如果公仆反而成了真正的主人,即使有了制度,恐怕也不顶用。说“官话”的官员最在乎的是“乌纱帽”,如果群众有权决定将“乌纱帽”戴在谁的头上,官员就自然会说“民话”做“民事”了。

相关评论:

改文风是基层改作风的第一步

转作风,让官话脱水都变大实话

新一届常委们在不同场合的表态、举动持续受到关注。海内外舆论意图通过解读语言和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前景作出判断。而近一段时间,从转变文风会风,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作风转变上的动态,到七常委出行未清道不封路等中央最高领导层示范,在外界看来,既是政治清风拂面,也预示着中国政治的积极变化。

强调转变作风,乃至最高领导者躬身垂范,作为一种好的政治气象,自然会受到广泛的肯定和赞誉,但从不少过于乐观的情绪和解读里,我们看到,一些人对作风转变的难度认识得不够,也没有意识到作风问题的核心指向。

不可否认,转变官僚主义作风,高层示范有其重要意义和影响作用,然而,表率行为会不会马上形成上行下效的态势?从各地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摆脱表态文化的惯例。目前的官场习气和政治文化,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浸染,也有几十年制度特点的惯性,表面上很容易因人而变,最高层的示范影响巨大,本质上却又变化甚微,没有形成坚固的价值和制度。一方面是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一方面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要警惕的,就是盲目乐观的情绪,对于高层来说,不能满足于各级官员的表态,对于民间,也要避免落差带来的失望,转变艰难,绝非朝夕,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信心,支持推动这项改革的层层深化。

文风或语言的变化或许相对容易,讲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不说空话、套话,摸索出一种模式,套用和模仿不会有太大困难。这种表态也更可能在短时间内见实效,甚至因模式固化而持久。行事作风转变,通过官员自律和内部监督,也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政治效应。不过,从改变作风,摆正官民关系的层面,情况是复杂的。

反官僚、反腐败,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上,更严厉的手段不是没有运用过,短期内或有效果,但本质上说,都没能带来历史性的转变,没能成为清正清明清廉的政治和社会文化自觉。与其说这是历史惯性,不如说是始终没有触及到官民关系的实质。

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叙事中,总有一种“官在上,民在下”的“两极”认知。对上不对下、敷衍塞责、口是心非,是这种情形下的通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治劝告式的政治阐释,讲求的是昌明政治的官民平衡,却仍然局限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逻辑框架内。当两者趋于平衡时,国富民强,当两者关系崩坏,舟覆而权力更迭,又以新一轮的平衡为起点往复,也就有了历史性的周期。其结果是,无论怎样强调和反对,权力官僚化却总像是自然而然,难以避免。

在这个意义上,官僚主义是一种积习,而非与生俱来。一旦权力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言语上的脱离群众、思考逻辑上的自利倾向、作风行动上的变形走样,只是官民关系没有得到本质改变的一种表现。

转变官僚作风,最终取决于官民关系的变化,通过制度建设,让人民在政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认并给予社会自我生长的力量,形成人民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从高层的行动来看,积极的信号在陆续释放,整个社会都应给制度和改革程序设计以充分的时间,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

抓作风建设,就应率先垂范、上行下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从我做起,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激发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正能量。

多同群众座谈、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力戒空话、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项项读来,清风扑面,令人振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登上政治舞台以来,其言其行其动向,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平实的讲话,到会风文风的一些新变化,种种务实的做法不断获得好评。这次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更是通过制度设计在全党开展改进作风的行动,条条严规禁令呼应了老百姓的心声,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与支持。

认真理解和梳理这八项规定,有这么两个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亲民、务实。八项规定,既指明了党员干部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去的地方——到基层调研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总之是要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多接地气、多聚人气;也划出了党员干部的“行为禁区”——不搞文山会海,不搞迎来送往,不讲空话套话,不事铺张浪费,总之是要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暮气、淡化官气。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如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制定这些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正反事实告诉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在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攻坚期,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俯下身子去了解实情、倾听民意,想问题办事情,才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制定的政策措施才会符合实际、赢得人心。只有求真务实、艰苦朴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忧患所在、问题所在,警惕精神懈怠、腐败滋生,才会更加自觉地破解难题,更加坚决地反腐治贪,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风是政风民风的风向标,而领导干部作风又是映照党风的明镜。抓作风建设,就应率先垂范、上行下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干部自己多联系群众、少高高在上,自己多说真话实话、少听空话套话,本身就是一种导向、一种推动力。从我做起,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激发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正能量。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即将告别2012迎来2013的时候,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申这一重要判断,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一起,带给人们巨大的信心。“时间是能力等待开发的地盘”,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以亲民务实的党风政风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我们党必将更加坚强有力,我们的国家必将大有作为。

“八项规定”每一条的落实,都将会转换成民众利益的提升,为各地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各地应制订更为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进作风细则。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一致同意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包括,“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对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等,这些规定具体、明确、细密,令人期待。

不必要的会议少了、交通管制减少了,城市的道路就会更通畅;领导在媒体上出现的“数量、字数、时长”被压缩了,更多的民生新闻就能获得关注。可以说,每一条规定的落实,都将会转换成民众利益的提升。

这八项规定虽然是明确针对“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但昨天的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办法。有了中央的带头垂范,地方更应快步跟上。

实际上,干部作风问题,在一些地方屡屡被民众诟病。不久前,某地一个人工湖蓄水仪式上,近百米红地毯铺到湖中心,只为迎接领导的短暂视察;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去外地参加完会议,就有人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至于接待上级领导长达数十辆轿车的车队,主要领导到县界、市界甚至省界迎送的场面,亦不鲜见。而每每不期而至的交通管制,更是给人带来很大困扰,民众啧有烦言。

还有会风、文风的空话、套话,也让人生厌。这些天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媒体见面会上的务实发言,到李克强副总理、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纷纷打断相关人员念稿发言,均令人耳目一新,透露出一种清新的会风、文风,而社会对此表现出来的热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意的殷殷期待。

政治本来就是治理众人之事,而理想的治理愿景的实现,往往并不需要诸多繁文缛节、夸张铺陈,只要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从民众出发,从公共利益出发,而不是虚空、飘浮,热衷于搞一些形式上的花花哨哨,就会赢得民众的信赖。可见,工作作风的改进,也不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变化,根本还在于执政理念的刷新。

“八项规定”为各地、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一个范本。以此为基点,还有两项急务,一是对基层也制订更为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进作风细则,以为官箴、以为铭石;再就是严格的、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提出了严厉的考核要求,不仅各地每年要对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要定期督促检查。改作风,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当然,让改变工作作风取得实效,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也需要通过媒体、网络等多个平台,让民众监督发威、发力。

期待各地各部门循着“八项规定”所确定的路径,通过上下互动,和那些官话、套话以及诸多不良的工作风气,彻底说再见。

一些官员张口满是官话、套话,各种会议形式主义等不良习气,屡屡引起民众反感,既不爱听,也不爱看,正是这些细节,让官员和民众之间生分、产生距离感,导致社会话语系统的分裂。

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亮相以来,会风、文风的悄然改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媒体见面会上做了一番简练、亲民、务实的发言。此后,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打断官员发言,要求不要念稿,并频繁即兴提问。而最近,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廉政反腐座谈会上,打断了专家“尊敬的王书记”的发言,要求少说客套话,少用讲话稿。

三位领导人不约而同地在会风、文风上打破惯例,令人感觉耳目一新。会风、文风问题,如今是造成官民隔阂重要因素,一些官员张口满是官话、套话,各种会议搞形式主义等不良习气,屡屡引起民众的反感,既不爱听,也不爱看,正是这些细节,让官员和民众之间生分、产生了距离感,导致社会话语系统的分裂。

当下,大家都谈共识,都在寻求共识,可是,如果有些官员还是满嘴官话、套话,怎么让民众感觉和他有共识?又怎能让民众感觉,与之打交道的政府部门真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政府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人民,官员理应和民众说着一样的话,用民众喜欢的文风表达。这个事情虽小,属于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就是这样的细节,能够给民众留下最为直观的印象。

很多时候,民众对具体政府部门、官员的评价,都是感性的,直接打印象分。所以,继续深化改革这样的宏大命题,也需要从小事做起。因为,就是在会风、文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当中,民众直观感受到了执政者理念的改变。

近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何避免空谈,那么,最容易做的就是改革会风、文风,将会议上和文件中的那些客套和空话去掉,直面问题,这样才会让民众看到实干的精神。

政治的运作,是规则之治,有制度有规则,才能营造平等、高效有活力的会议气氛,让不良会风文风无处藏身。之所以当下很多会议令人难耐,很大程度上在于不知道“如何开会”。哪些会该开不该开,会议的程序如何精简,会议的议程如何设置,正需要地方和部门去解决、改变。

在座谈会上,王岐山专门提到转变作风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要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改变会风、文风,也正需要各级官员们的身体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不良会风,无疑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大表现,改革会风文风不是件小事。要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社会共识,官员和民众不能生活在两个话语系统当中。以会风文风之变拉近官民距离,三位领导人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公众期待,这种会风文风的改革能通过细节的改变,让政坛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王岐山要求大家尽量少用讲话稿,要多提观点,并专门提到转变作风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要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近半月来,新一届常委们在多种场合下表现出平实、有生气的文风。改文风、改会风正成为一股风气,自上而下在提倡和推进,政治新风因此而得到传递,这是很好的现象。

强调好的文风、会风,已经在认识上不断被明确和强化,但理解的过程又似乎存在偏差。我们看到一些会议中的专家、学者纷纷感慨会议新风,感慨的发言却又是套话连篇。一些报章网络不断解读新文风,解读的文辞仍是老三段。这就是以八股的方式议论抛弃八股。

文风该朝着哪个方向转变呢?语言艺术的创作上,风格探索当然是永无止境的;从政治与社会的文化风气来谈,努力讲实话、真话、明白话就够了。但这不是就语言而谈努力。官员是讲明白话,还是拿腔拿调,要看他对谁讲话,这是个身份问题。专家、学者怎么讲话,要看学术要为谁服务。媒体如何讲话,这就看媒体需要怎样的受众和市场。一定的角色决定了一定的文风,角色摆对了,文风自然成熟。

人天然有表达的欲望,表达欲驱策着人们说出心里的话,把话说清楚,进而说得动听。在这个意义上,表达的欲望也是转变文风的动力。转变文风不是变着法子让语言生动活泼,以至于说出漂亮的废话;也不是换个思路揣测新的语言模式,这可能只是以新八股取代旧八股;也不是强作果敢、强势,说话很生动,却把结论当命令,容不得不同意见。转变文风是要人自由表达、真实表达、平等表达。继续不断提倡转变文风,也说明意识到了表达的限制、禁锢依然过多。

现实地看,任何文风又都有它被需要的地方。文风陈旧、迂腐,进而有了八股的形式,这是因为无话可说,却仍然要勉力配合说话,“无效表达”的仪式感有各种需要。文风新颖、生动、活泼,辞采华茂,有煽动性,内容却经不住推敲,这是直接调动人心的需要,因为狂热有市场,动员容易而讲道理难。文风质朴,内容真实,逻辑严密富有理性,这是观念、意见要得到传播,这样的文风被需要,说明社会存在理性、温和的讨论氛围。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需要怎样的文风,等同于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态。

历史上,文风的整体嬗变,也伴随着新旧观念的碰撞。古文运动要重拾儒家道统,华丽辞藻堆砌的骈文开始被扫除。新文化运动要迎接民主与科学,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新思维走进了大众。改革开放伊始,开放、务实的思维逐渐挣脱各种禁忌,战斗的、空洞的文风转变为讨论的、务实的文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一批切中时局的作品接连出现。语言描述一定的社会事实,文风对应一定的观念现状,社会、观念没有更新,语言形式难有增量,既定的文风会在封闭僵化中自我强化,以至于形式决定了内容,规范了思想,禁锢了人心,讲八股人人都会,脱离了八股就无所适从,一些人正失去观察新问题、吸收新思想的天赋能力。

转变文风,更要剔除语言背后的种种障碍,从而让人敢于说真话,愿意说明白的话,习惯平等的对话,有能力接受推陈出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