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1月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并引发讨论。该文称,这群初中生在目睹自己老师最后挣扎呻吟时,仍平静地做完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正当不少媒体与公众开始反思学生为何如此冷漠,是否教育出现缺位之时,事件有了另一版本,事发学校校长称,真相与传闻有所出入,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该校校长为此呼吁,不应武断地给学生扣上漠视生命的帽子。

剧情反转,让人多少感到一丝慰藉,毕竟,身上系着民族未来与希望的孩子们,并非如文章所描述的,对生命的逝去麻木和视若惘然。但在感到慰藉的同时,我们的心情却无法变得轻松:为何一篇未经核实的文章竟引发众声喧哗?教育过程针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是否缺位?近年来越来越频发的年轻教师猝死事件又折射出怎样的工作现状……如此种种,恰恰说明,剧情反转,并不代表思考的落幕。

先来说说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尽管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开展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落到实处而非走过场,让生命教育真正变得有深度、有温度,的确是教育领域的老话题,也是仍不尽如人意的大问题。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人类生命更好地绽放。这句话启发我们,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是发展生命、完善生命的伟大事业。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不仅要关注每个个体是否成才,还要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他人以及动物、植物等其他个体的生命,不仅关注自我生命,还要关注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与环境等多个层面,从而最终做到敬畏每一个生命个体,并与他人、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在强化生命教育的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学校因为生命教育无关升学率和成绩而走过场、走形式,尤其应当反思的是,生命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与健康和急救相关的教学内容,一些学校开展得并不充分。如何在提升尊重生命意识的同时,切实提升孩子们自救以及救护他人的技能,还需继续探索与努力。

同样需要反思的是,近些年来出现的青年教师猝死事件。虽然说,猝死是极端事件,但当类似事件较高频率地发生,该群体生活与工作的普遍状态就当被认真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不仅肩负育人的使命,还面临着事业上升、生活压力大等多重负担,其身体与心理健康着实不容忽视。

当然,需要反思的,还有剧情从发酵到反转的过程。一则未经核实的消息在网上得以迅速转发,而且是以指责教育缺位为由。这折射出当前网络时代,似是而非的新闻评论甚嚣尘上,未经核实的内容竟可成为触动社会敏感神经的“热文”的尴尬现状;同时也折射出公众在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生人格的养成,有着更高的期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1日 18 版)

光明网评论员:1月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该文称,正在考试的初中生在目睹自己老师最后挣扎呻吟时,仍平静地做完题,该文认为,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疾病,如果抢救及时,年轻老师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回的。而事发学校(江苏泰兴济川中学)校长则表示,事实真相与上述传闻有所出入,“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而校长也在很短时间内赶到教室。可见,说法各自“打脸”,细节有待商榷。

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倒在三尺讲台,更叫人痛惜。抛开悲情叙事不说,非要从中引申出诸多“大义”,理据上总要经得起推敲。

这几日,女教师猝死之所以在朋友圈一石激起千层浪,“槽点”无非有三:一是控诉当下中国学生冷血,即便师恩浩荡,一样见死不理;二是指责校园生命教育缺失,对于突发状况,个人层面根本拿不出什么得当的应急预案;三是佐证基层应试教育走火入魔,只见考试、不见师生,只见成绩、不见人性。这些情绪,掺杂上“口吐白沫”等惊悚场景,足以搅得人心沸腾。再加上“孩子会为了一只狗、为了螃蟹难过”,却对死在讲台上的老师冷面飘过,这是怎样的彻骨之“麻木”?

可问题是,这样的指控,虽应者云集,却也是漏洞百出:一则,当事老师是教音乐的,如果应试教育癫狂,则音体美根本都“课时不保”。这种背景下,音乐老师跟考生之间,能有什么“过节”或“仇恨”?既然没有龃龉,冷血之说从何而来、学生“仇师”情绪因何而生?二则,当时的监考,未必是看客想象中老师面对学生;相反,恰恰是学生背对着老师。在所有学生背对着老师答卷的时候,老师猝死讲台,又非陨星坠地,如何能引发考生“判断研究病情”的丰富内心戏?学生的眼睛,就算背后也长了一双,心思估计大多也在试卷之上。再则,考场那么多人,纵使有个把“冷血无情”,也不算什么怪事,就像大街上芸芸众生,指望人人古道热肠,反倒显得太过矫情。“家长”慷慨发文,固然大义灭亲地揭露了孩子的冷血,但,这能推而广之,认为一屋子孩子都是狼心狗肺?

事实与逻辑,推理与佐证,总不能丧失起码的理性。学生冷血不冷血、基础教育偏激不偏激、生命教育缺失不缺失,这些,都可以商榷,可以论辩,甚至可以“讨伐”;但,总不能因为有了先入之见,就罗织半真半假的“事实”,来坐实内心的想象。这种诛心之论,把事实真相当做橡皮泥,把私人立场当做律令,听风就是雨,能讨论出怎样契合公平与正义的规律或真理?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箭在弦上,基层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也值得关切,减负也好、转型也罢,都是迫在眉睫的事。不过,心平气和想办法,不等于非要制造“愤点”来施压。如果一位教师的非正常死亡,被“收拾打扮”、被“异化表演”,恍惚间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神秘力量——这究竟是法治或制度的悲哀,还是“借人命说话”的谋略之吊诡?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一个年轻教师,她有自己的师生关系,有自己的教学情感。猝死也许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事实不厘清、真相不分明,却活生生把她的学生们推到舆论审判的风口浪尖,这,算不算对逝者最大的亵渎呢?

【当下网络之中,充斥着大量吸引眼球但不符合实际的“虚情假意”,许多人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点击量而发布内容。】

近日一位教师的猝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起因是《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文章的广泛传播。然而,据记者反复核实,基本事实是:1月14日,泰兴济川中学一名吴姓女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

单看题目,把当下的孩子批评成“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很容易获得网友的“价值认可”。无论什么年龄段的网友,对于当下的教育制度和体制,都可能有一堆话要说。因此,只要看到有批评“中国教育只教会学生考试”的内容,就会有“点赞”和“转发”的冲动。

可是,评论的前提是实事求是,不应该是看到一个失望的结果就妄议整个事件,乃至给当事人定性。尤其一些关键细节,更应该要掌握。在这件事中,“女教师监考中去世”这一结果确实让人伤悲,但如果不掌握细节,得出“中学生是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的结论就是空中楼阁。

诚然,我国学生群体普遍缺少生存与急救常识及技能,这是你知我知大家知的现实,但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必然会成为“大众痰盂”。尤其涉及未成年学生时,任何人都不应该随便给人扣上“冷血”、“考试机器”的大帽子,这对当事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这件事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当下网络之中,充斥着大量吸引眼球但不符合实际的“虚情假意”,许多人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点击量而发布内容。对此,在权威报道信息未出现之前,广大网友还是要尽可能进行甄别和筛选,不该盲目转发。

与“监考猝死”非常类似的,还有许多事件,都是从朋友圈里被炒红的。比如“为韦思浩老人建塑像”事件,比如“支持人贩子死刑”事件,都是利用了朋友圈阅读的碎片化与情怀的廉价化特点而爆红。这类文字,利用的是极易勾起的愤怒、爱心与同情心,附之以“是中国人就转”、“有爱心的转起”之类的低俗营销手段,让阅读更加简单,让情绪更加喜怒形于色……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许多网友获取信息与价值观的主要来源。但是,网络社会尤其是朋友圈里的一些信息,确实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呵护,说得文雅一些,叫做以事实为依据、理性表达,说得通俗一些,也可以叫做“对得起自己的智商”,“别把自己的智商硬伤暴露”。

□王传涛(职员)

【他们对目前的应试教育感到焦虑,对孩子的技能培养忧心忡忡,文章恰好迎合了这些受众对教育制度的态度,加上情节耸动,自然不胫而走。】

昨天,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文章刷屏了。文章讲述了江苏泰州某中学在1月14日统考时发生的一起悲剧,36岁的音乐教师吴老师在监考时猝死。文章用极为煽情的话写道,“令人惊讶的是,已经读初中的同学,竟然能在目睹吴老师最后挣扎呻吟中平静地做完题。”

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逻辑原点,由此出发,作者将当时的学生称为“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冷血,说的是学生们对老师最后的“挣扎呻吟”无动于衷,只知道埋头答题。无知,说的是学生们没有接受过抢救的相关知识,如果会,老师也许就能抢救过来。

如同精确制导武器一样,这篇文章一下就击中了那些对应试教育感到不满,对子女教育充满焦虑的靶向人群。如同为他们量身定制一样,文章给他们的不满和焦虑,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于是阅读、转发,瞬间成为一篇10万+的热门微信文章。他们还留下评论,纷纷对这些学生、对教育制度发表了许多感言。

然而,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这里涉及的情节并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据《扬子晚报》报道,当天上午11点20分,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之后,这个班的孩子并没有像文中所说那样“看到老师没有反应,孩子们一个个主动交卷出教室了”,而是坐在课桌上,“没有收试卷,我们不敢乱动。”直到几个按捺不住的男生上前推了推吴老师,才发现吴老师昏倒了。学生哗然,“有的去报告校长,有的去喊隔壁老师。”显然,这些孩子并非文中所说“冷血”。除了这些细节,这篇微信文章中最站不住脚的一点在于,吴老师当时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学生们都是背对着吴老师考试,只是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之后,学生们没有等到老师来收卷子,转过身来才看到吴老师“就像睡着了”。文中“目睹”老师的“最后挣扎呻吟”又何从谈起呢?

在10月份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吴老师的身体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她的猝然离世是一起偶发的悲剧。学生们敬爱她,称她为“最美音乐教师”。吴老师的离去,对家人、对这些孩子,都是一起巨大的悲剧。学生们一面承受着敬爱的老师去世的悲痛,另一面却受到来自网络的无情攻击,被贴上“冷血无知”的标签。这对他们是极为不公正的。不仅有违事实,也缺乏逻辑支撑。这么一篇明显有逻辑漏洞的文章,只要在网上稍作搜索,即可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然而人们在阅读和转发的时候,更多的人并没有选择理性思考,而是顺着作者的思路,随之起舞,如同被操控的木偶。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这篇文章是为这些受众量身定制的。他们对目前的应试教育感到焦虑,对孩子的技能培养忧心忡忡,文章恰好迎合了这些受众对教育制度的态度,加上情节耸动,自然不胫而走。

诚然,今天已经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依靠半真半假的传闻,撰写出这类文章,作者只不过是在用别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馒头。受众不过是在用别人的鸡汤,浇灌自己心中的块垒。不过,面对悲剧,还是应当冷静理智一点,不要急于吃下别人递过来的人血馒头。

【监考教师猝死,给社会留下更多的应是全面、理性、深刻的反思,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强词夺理式的指责。如反思应急救护教育,一是意识要到位,一是技能要到位。】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近日一位教师的猝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起因是一篇文章——《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仅看题目,一般人都会气愤。然而,据新华社记者反复核实,基本事实是:1月14日,泰兴济川中学一名吴姓女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没有明显动静。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

一位风华正茂的教师过早凋零,令人惋惜。悲剧以这种方式呈现,确实很意外,加上一位家长在微信朋友圈毫不客气地吐槽女儿“麻木”,引发社会舆论极大关注,一些人在没弄清真相只凭一面之词就将矛头指向考试的学生,这是不应该的。以结果倒推过程,过程难免有值得深思之处,但要指考试学生“冷血无知”,不是事实,更不公允。

尽管事件突发,属于偶然,考试学生、学校也都尽力了,但也不妨我们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譬如考试文化、应急救护等。与学生在考试中心无旁骛、不太在意外界情况足以并论的是,对自己病情估计不足的监考教师本身也未必愿意因个人病情惊动考试中的孩子,这恐怕也是她自始至终没有发出太大动静的原因。高度制度化、仪式化的考试,已演化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学生如此,教师、学校、家长、社会亦如此。参加考试就要遵守考场规则,安安静静地考试,不要乱看乱动,否则就有作弊之嫌,有可能受到监考老师的善意提醒。因此,哪怕试室有些微异响,只要不影响到考试,学生也未必会分神去留意。

退一步说,就算有学生发现监考老师情况异常,学生也未必知道这种信号意味着什么,也不会往严重的方向想;再进一步,即使知道这是某种重大疾病发出的危险信号,学生又该怎么办?假如同类事件发生在其他地方学校,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吗?恐怕不会。一方面,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环境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关心他人、照顾他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多数从课堂到课堂、从学校到学校、从数理化到文史哲的学生,对应急救护知识看之不多,缺乏基本救护技能,到了危急关头,难以从容面对。别说初中生,就算成年人,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我们能够帮病人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术吗?资料显示,我国每天有7000人左右死于心脏病,其中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于家中或现场。

应急救护,一是意识到位,一是技能到位。悲天悯人、敬重生命是一种生命意识,需要后天习得、社会形塑,家庭教育至为关键,学校教育难以替代。家长在微信朋友圈里抱怨孩子“麻木”,扪心自问,你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尽责了吗?救人意识是前提,救人技术是基础,否则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在这方面,学校教育则要比家庭教育责任更大。随着社会对应急救护认识的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也开始进入校园,纵观时下实践,多半处于自发的、零散的状态,不外乎请相关人士发发资料、讲讲课程、做做演示,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效率欠奉。就这点知识,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紧急情况。出乎系统化要求,一是应急救护从幼儿园、小学开始,高中、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二是完善教材与师资供给,而不是把应急救护当作一般性课余活动;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向专业人士“借脑”,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

监考教师猝死,给社会留下更多的应是全面、理性、深刻的反思,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强词夺理式的指责。

【无论生活教育还是生命教育,都应当是关注个体的教育,离开了个体,谈抽象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并不能帮助孩子培养起同情心和关爱心。不关心事实真相,站在道德制高点简单抨击孩子“冷漠”,这本身就是一种冷漠和傲慢。】

这两天,一条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的帖子称,江苏泰兴济川中学一名女教师在监考中去世,参加考试的初中生目睹老师最后挣扎呻吟,仍平静地做完题,“是考试太投入了、太认真了,还是他们太过无知,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看不出其中危险。”这个帖子引发一些人反思——中国当今教育方式是否已经失败了。(相关报道见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最新的报道说,上述帖子描述的并不是事实。该校校长介绍,当时监考老师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学生背对该教师,老师很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学生发现监考老师没有站起来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师。这一事实应不难查证,调看教室视频或询问班级同学即可,如果老师确实坐在教室后面,学生根本没有注意到,给考试的孩子们头上扣上“冷漠”的帽子就很不应该,还涉嫌对他们进行人格侮辱。那名发帖的家长显然没有掌握全部事实,而在发帖中加入了自己过多的“演绎”,这些“演绎”出的内容,又恰恰与公众对当前基础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的印象吻合,于是快速得以传播,以至于大家不再追问事件的真相。

可以推想,即使有校长出来澄清真相(或者由有关部门独立调查得出真相),还会有很多人传播那名家长的帖子,将其作为论证学生已成为冷血的考试机器的铁证。针对最新的报道,仍有人指责孩子太冷漠,这确实能迎合公众的情绪,然而必须指出,这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不理性的社会情绪,也是制造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

可能有人会说,就是学生没有目睹教师发病去世,但也无法否认,现在不少学生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关爱心。这完全是两回事,是把“抽象”的冷漠移到具体的个体上,加以演绎放大。这种演绎放大,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并不符合事实;二是对事件中的学生并不公平。除了发泄情绪之外,不利于改善目前的教育。呼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的人士,不要忘记一个基本常识:无论生活教育还是生命教育,都应当是关注个体的教育,离开了个体,谈抽象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并不能帮助孩子培养起同情心和关爱心。那些以培养同情心、关爱心之名关注这件事的人,却不愿意关心事实真相,而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简单抨击孩子“冷漠”,这本身就是一种冷漠和傲慢。

对于女教师监考中去世这起悲剧,应该基于事实进行处理和反思。首先应该调查并公布事实真相,公众不能不顾事实真相,以讹传讹,批评学生冷漠冷血,如果由此给当事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则是错上加错。假如事实真相与家长发帖所指相去甚远,发帖的家长应该站出来向孩子们道歉——这也是一种教育。

其次,在这起事件中,可能确有学生对老师的死感到“与己无关”,谈到老师去世,就像谈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一样。这需要严肃审视目前的师生关系和学校的生命教育。一些学生和老师并不亲近,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不到亲切,老师也从学生那里感受不到尊重,这是我国师生关系的现实,不仅师生矛盾增多,而且家长和学校冲突也加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通过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学校办学制度,来修复已经扭曲的功利的师生关系。

另外,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也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职责,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家庭教育,应该重点放在做人的教育,如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关爱心,家长要追问自己的教育失责。现在,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也有功利化的趋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多用分数、金钱等功利因素来衡量,这也需要引起家长的警醒和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应该懂得,真正的观察必须尊重事实的完整与准确,而不是脑补真相轻易做出价值判断。】

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网帖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这篇文章引发了网民对学生冷漠的指责,并批评学生是“考试机器”。但随后记者反复核实,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而校长也在很短时间内赶到了教室。

“老师猝死在监考中,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情节残忍且刺激,在社交媒体上很容易发酵成一篇“热文”;人们在转发讨论时,也往往忽视了去求证事件真相。“只知道分数而缺乏最起码的生命敬畏”,这样的批评角度也很适合拿来描摹中国教育病。不明真相的网民,就这样被裹挟在炮轰中国教育病的情绪中,一时间,竟不知去探寻“事实”和“真相”到底怎样。

如今,剧情逆转了。这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并不稀奇。以该网帖为例,信息发布者是学生家长,他的“消息源”只是女儿和几个孩子的说法,现场情形到底如何他并未求证核实,而只是根据自己获取的简单信息脑补了所有现场情形。一篇漏洞很多的网帖,何以蒙蔽万千网民的眼睛而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原因只有一种——它所传达出的情绪和立场倾向,恰恰满足了某些网民的需要。

每一起逆转剧的背后,其实都在拷问我们对真相探究的敬畏。不夸张地说,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越来越廉价,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真相”成为一种稀缺品质。发布者缺乏求证的专业素养,围观者只要看到符合自己情绪的信息,就习惯性地随手转发。聚集与发酵,很容易把那些带有公共性底色的信息带入舆论场。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每一次“再传播”其实都强化了个人判断的色彩,它不仅仅是信息的纯粹传播,更大程度上也是情绪的多次发酵。

中国的教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这些问题并不能和“年轻女教师猝死监考中”发生联系。忽视完整的事实,只迎合自己的判断,已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的一种非典型舆论生态。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其实并不缺乏观点。事实上,每个人都在以守望者的姿态观察评说着这个社会,这种积极的介入姿态让人欣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这是每一个观察者努力的方向。每一个人都可以以社会观察者的角色定义自己,但是,他应该懂得,真正的观察必须尊重事实的完整与准确,而不是脑补真相轻易做出价值判断。

如果一个人的表达过于廉价,那这种表达到底还有多少意义?或许这才是《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的网帖带给人的警醒。当然,这种廉价的表达也不足以悼念考场上英年早逝的女教师。

本报特约评论员陈方

【在未掌握真相之际,便痛“殴”学生,谴责应试教育,认为学生被培养成考试机器,显然不够理性,缺乏客观。从最本质的人性出发,哪怕学生是考试机器,见到家长或老师发生了意外,也不会不做声的。】

1月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该文称,正在考试的初中生在目睹自己老师最后挣扎呻吟时,仍平静地做完题,该文认为,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疾病,如果抢救及时,年轻老师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回的。(《京华时报》1月18日)

吴老师年仅36岁,英年早逝,这样的消息让人心情沉重。面对这起悲剧,一些网友将反思的矛头指向应试教育,有人说,“应试教育,将学生过早地训练成了缺乏基本常识和生活技能的做题机器。到最后,当教师需要学生救命时,却发现学生正埋头做题,为了多得几分,而全然忽略你的存在”。又是应试教育又是做题机器,发帖人的愤怒可见一斑。

问题是,这种正义显得不够扎实,这种愤怒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应试教育确如过街老鼠,但纵有万般不是,也不能背上所有的黑锅。事发时,学生埋头做题,真是见死不救,真是冷漠无情,真是为了多得几分而忽略老师的存在?如果属实,这样的学生简直毫无人性,我们的教育也确实太失败了。但是,稍微冷静的想一想,也很难得出学生冷酷的结论。

据该校校长杨军说,当时吴老师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学生背对该教师,学生发现监考老师没有站起来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师。这显然更符合逻辑,也更近乎人情。老师在教室最后面监考,学生不可能回头看老师;老师发生意外时没有激烈声响,沉浸于答卷之中的学生没有想到老师遭遇意外。这很正常。

另据杨军介绍,“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如果此说属实,指责学生麻木就毫无道理。

在未掌握真相之际,便痛“殴”学生,谴责应试教育,认为学生被培养成考试机器,显然不够理性,不客观。从最本质的人性出发,哪怕学生是考试机器,见到家长或老师发生了意外,也不会不做声的。

当然,这起事件并非没有值得思考之处。比如,学生缺乏急救常识。有个细节是,学生交卷的时候看到老师睁着眼睛,嘴角有白色泡沫,但并未多想。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我们的教育缺失急救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再比如,如果当时配备两名监考老师,悲剧也可能避免。此外,也反衬出教师工作量大、压力沉重的现实。据介绍,吴老师虽然是教音乐的,但比较辛苦,一个年级有20个班,除了社团活动还要参加文体活动。老师们的生存状况难道不该引起注意?

易中天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人”,什么人?真正的人。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当前的应试教育确实有问题,趋利避害。在这种过程中,培养出真正的人,更是紧迫的。但是,将所有问题推向应试教育,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