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厦门市妇联力争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六个打破”
www.fjsen.com 2011-08-10 08:09   来源:厦门市妇联办公室    我来说两句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结束后,厦门市妇联迅速行动,及时召开党组会、市区妇联主席联席会、全体机关人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下阶段,厦门市妇联将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与动向,主动探讨妇联跟进和参与的对策与举措,努力做好发挥组织优势、体现妇联特色、务求妇女受益的工作,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真正发挥“半边天”作用,为全力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在“六个创新”方面实现“六个打破”:

创新联系妇女方式,深入妇女问需于民。打破传统的妇联干部联系妇女群众的单一模式,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妇女干部等在各界各阶层妇女中的骨干作用,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维权调解员队伍,健全与广大妇女经常性普遍性的沟通交流制度。重视运用新媒体了解妇情民意,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与广大妇女沟通联系和交流的平台。将基层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确保每年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基层、深入妇女、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根据妇女需求确定工作思路和措施,提高服务妇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期市妇联将启动以大走访、大慰问、大关爱为主题的“百名妇干与千名妇女心连心”活动,分路深入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来厦务工女性集中区域等,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网上在线交流等途径了解妇女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女性流动人口、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通过与妇女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地沟通交流,详细掌握妇女儿童发展的新动态和新问题,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呼吁反映,为制定出台有利于促进妇女儿童发展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政策、规划提供依据。

创新思想观念方法,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打破仅用文件、会议布置工作的“命令式”行政模式,通过开展妇女喜闻乐见、适合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妇女群体的群众性活动,凝聚广大妇女团结向上的力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有亲和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法制宣传等主题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女性时代精神的培育,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密切合作,加大对妇联工作和妇女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事关妇女儿童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通过开设心灵驿站、谈心俱乐部、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心理辅导中心等,为妇女群众化解心理困惑、调适婚姻家庭关系。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社区、村为阵地,推进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低碳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动员广大家庭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创新维权服务手段,牢固树立大维权工作理念。打破被动维权的做法,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基本职能落实到妇联各项工作中,统筹好、协调好不同层面妇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维权服务机制建设,健全妇女舆情监测机制、维权预警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应急干预机制,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用足用好妇女儿童维权联席会议平台,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合作,在全市6个区推广建立区妇联与区法院联合的妇女诉讼调解对接机制。壮大妇联干部和妇女骨干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土地仲裁员和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队伍,吸纳更多的专业和热心人士参加到维权志愿服务队伍中,提高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12338”维权热线作用,探索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制度,对不会信访、不懂维权的弱势妇女帮助其表达诉求;发挥妇女权益保障调解委员会作用,努力把涉及妇女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

创新妇女参与模式,拓展妇女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打破被动接受管理的模式,引导妇女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农村和社区“两委”,发挥妇女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推广妇女议事制度,通过定期议事、一事一议、要事随议,提高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大力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现有十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根据巾帼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按照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不同,开展各类服务家庭、妇女、老人、儿童的志愿服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运行,使妇女群众在参与各种巾帼志愿服务中发挥所长、愉悦身心、实现价值。

创新工作活动载体,提升阵地服务水平。打破“千人一面”的活动模式,切实建好管好用好“妇女之家”。加大“妇女之家”建设力度,推动将“妇女之家”建设纳入基层党建总体部署、纳入村级活动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总体规划。扩大“妇女之家”覆盖面,密切关注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在女性集中的特色产业链、生产基地、经济合作组织、女白领居多的商务楼宇中,因地制宜地建设“妇女之家”,努力做到妇女群众集中到哪里,“妇女之家”就建设到哪里,妇女工作就开展和活跃到哪里。积极拓展和丰富工作内容,深化创业就业、综合维权、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文体健身、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等服务,通过“妇女之家”这一载体,使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心目中常惦念、感情上可依托、平时找得到、遇事用得上的“温暖之家”。

创新基层组织形式,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打破传统的单位体制,因地制宜地创新妇联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妇女群体的变化,巩固和壮大妇联在农村、社区等传统领域中的基层组织,探索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建立妇联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妇联团体会员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凝聚到妇联组织中。把热心妇女工作的女能人、女带头人和各方面妇女骨干,吸纳到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中,扩大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对各级妇联干部特别是农村、社区专兼职妇联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为基层妇联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