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日前福建沙县共有74家养猪场接到了拆除通知,其中很多养猪场的承租合同都没有到期。据统计,沙县共有年生猪出栏量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108家,被要求拆除者竟然将近70%。养猪户生活即将面临困境。在猪肉坐上飞机,稳定肉价成为中央重要工作的今天,谁在和猪较劲呢?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养殖大户几年前还是人见人爱,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可是如今风云突变,这次强拆的74家养猪场有相当一部分位于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项目用地范围。而这个项目是由三明市政府和沙县政府共同出资建设。胳膊自然扭不过大腿。2027年合同才到期的养猪场,仅仅 8年时间,养猪户刚刚度过投入期,政府却等不及要强拆。可以想见这背后逐利冲动有多大。正如央视的质问,对沙县政府一些人来说,养殖业不仅收不了税,还要提供各种服务。但是(物流)开发招商却可以带来直接可观的利益,这是不是沙县政府要拆除养猪场的潜在原因之一?
其实这一现象在各地并不鲜见,政府一旦公司化必然带来“唯业绩论”。公司领导不断升迁变换,业绩——GDP和财政收入也要不断蹿升。而业绩目标一旦确定,“政府公司化”就会展现出另一面——盲目追求效率。
领导一旦做出决策,地方政府动员、指挥、落实和执行的能力往往比一般的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政府不但可以运用财政手段来激励和奖惩,还可以运用行政甚至是政治动员来调动所有资源为其开路。例如沙县强拆猪圈行动中,环保部门甘当开路先锋。这次行动名为沙县流域水环境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整治。而记者了解到,有的养猪企业排放系统已经申请了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批准的集中供气项目,投入达数百万元。养猪企业都有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设施验收报告,也有比较完善的环保设施。
可是,在所谓环保“公共利益”或者“公共服务”的目标之下,市场是“失灵”的,而在“政治任务”的名义之下,即使是市场和非政府力量也要为其让路,并为其服务。有专家就认为,将经济增长“政治化”正是地方政府提高运作效率的不二法门。养猪户被赶走和市场淘汰无关,说到底是一项“政治任务”。
别怪沙县不顾养猪户生计死活,“制度性冷漠”正是政府公司化的必然结果。管理学上,所谓“经济人”的理性往往表现为短视,追求眼前效益。如果不加制约,它就会排斥道义、无视公正、漠视环境,甚至不顾人道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