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银行资讯 > 正文
金融市场盘点:银行理财销售心术不正屡遭监管
money.fjnet.cn 2011-12-02 10: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来说两句

临近岁末,记者梳理后发现,在楼市投资受限、股市表现疲软和通货膨胀高企的大背景下,“爆发年”、“大争抢”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今年最显著的标签。然而,在大红大紫的背后,却始终暗藏中资商业银行“另有目的”的操纵线。它直接制约着银行理财产品从设计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也把住了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低的命脉。虽然近年来监管政策一直在强化,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的期盼还需要等待。

售销刷新记录

今年以来,受特殊市场环境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据报道,某银行一款理财产品15分钟就售罄,上千万元起步的理财产品也要预约才能买到,理财产品频遭“秒杀”的热烈气氛。

而据盛世普益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末,商业银行已累积发行14477款个人理财产品,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1674款的总额。同时,前3个季度发行规模约13.35万亿元,也刷新了去年约7万亿元的记录,个别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7%。以第一季度为例,据《第一财经(微博)日报》统计,仅深发展理财手续费收入达3500万元,同比增幅达337.50%。

不同与以往的是,今年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超短期理财产品最为热销。据统计,从一月份起,1个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就一路攀升,最高曾达到40.99%,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种。但在11月21日银监会发文叫停了超短期理财产品,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出现了小幅回落。

屡屡被“当枪使”

这一转折援于新上任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相关的表态。在10月11日召开的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尚福林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严防各种案件风险抬头;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1》显示,今年以来83.5%的银行家都认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压力加大,而88.5%的银行家提出以“创新存款及理财产品”作为应对策略。

这一幕其实与前几年大张旗鼓的银信合作极其相似。2010年,银信合作规模突破2万亿,大大削弱了信贷管控效果,引发监管层高度关注。去年7月2日,银监会紧急叫停信银合作业务,正式关闭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业务的对接通道,占据理财市场半壁江山的信贷理财类产品将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业内人士指出,一直以来,中资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出发点大多“另有目的”。如中资银行2004年推出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应对外资行的冲击,留住客户;在2008年到2010年,发展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转移自身表内信贷资产,为贷款挪腾出额度;而今年主要是为了保住存款,应对存贷比考核。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