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其实隔着一条下水道。
我们长期以来,重GDP增长而轻财富的积累,重短期的奢华而忽略长久的规划。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人们的归宿感却在降低。因为,伴随着旧城的消失,原有的文化沉淀不复存在,原来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也灰飞烟灭。
越是每天忙着拆了建、建了拆的地方,GDP增长越快,干部的政绩越突出,当然,一些人的个人财富增长也越快。一举多得。但这样的地方,百姓幸福指数往往很低。
下水道,城市这一硬伤何时痊愈
下水道,城市这一硬伤何时痊愈
习惯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雄壮,而下水道,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脉,流动的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与活力。
只是,出于显像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官员宁愿拿钱建筑一幢幢高楼作为炫耀的资本,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时的全力救援,却未曾想咬紧牙在排水系统上大干一番。下水道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处硬伤,一根软肋。 .近年来,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各处满城挖,地形地貌有很大变化,自然空地不足,对雨水吞吐不及时。建设管理过程中方案不够完备,急于看到高楼拔起,却忽视地下管道系统建设。每遇暴雨,便呈现出一幅“哮喘”的病态,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一场暴雨引发的成本交究竟值不值得?一旦暴雨来袭,政府管理者就会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展开救援,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息事宁人过后,继续按着原先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前行,提心吊胆地盼望着暴雨不再来临。生命伤亡,财产损失,资源浪费,到头来一切原本可以避免,却最终被归咎于两个字:天灾。
下水道无疑已成为城市的一处硬伤,伤在筋骨,伤在血脉,伤在元气。
一场暴雨,如果不能让城市建设管理者从中汲取教训、做出改变,那么所谓的未雨绸缪只能当做一句笑谈。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未来的攻坚战才能有十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