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打造”的公开招标
“碰到这种招标,我们基本不会去参与竞争,因为投标了也没用。”孙向东告诉21世纪网。
他表示,尚荣医疗获得的订单中很多都是公司已经先和地方政府签好协议,然后医院再发出公开招标公告。
上饶市立医院综合住院大楼项目公开招标便有为尚荣医疗“量身设计”的较明显痕迹。
2011年3月16日,上饶市信州区政府网站挂出《上饶市立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工程BT模式招商公告》,其中对于投标企业要求包括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企业银行授信额度要在2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尚荣医疗的注册资本为6150万元。而上饶招标项目投资额约为1亿元的情况下,2亿元授信额度要求显得过于苛刻。
“第二次招标也就走个形式。”上述参与上饶市立医院第一轮招标活动的医院方面人士向21世纪网坦率地表示。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建设BT模式融资代建项目同样存在类似现象。
2012年3月26日,尚荣医疗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签署建设第一医院南院项目合作协议书。
2012年5月4日,齐齐哈尔市政府采购中心才发布招标公告,要求供应商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同时投标企业须提供招标人满意的、授信额度达到7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银团融资额度证明或自有资金证明。
最后该项目投标的只有尚荣医疗一家公司。
神通广大的招投标人员
尚荣医疗大单屡屡得手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招投标部门人员“神通广大”。
2011年8月10日深圳证监局对尚荣医疗公司治理情况及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走访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关于深圳市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治理情况的监管意见》。
监管意见中指出,检查发现尚荣医疗部分工作人员拥有超出岗位职责的权限,如招投标部员工具有报表重算的权限;财务信息系统权限审批不规范,未保存权限审批记录。这点当时并未引起公众的太多关注。
国内另外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诉21世纪网,“很难想象尚荣医疗招投标人员可以重算报表,这对投标竞争对手极不公平。”
对于尚荣医疗招投标部员工具有报表重算权限具体操作行为和动机,深圳证监所并未披露太多。
某大型央企投行部人士表示,招投标人士重算报表目的可能是为了迎合招标方要求。(21世纪网 徐文)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孙向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