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发展“绿色经济” 工业转向两翼城区更宜居
money.fjnet.cn 2012-10-11 08:43 来源:福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城市越来越绿
福州新闻网讯 作为一个时期的工业缩影,烟囱曾被视为城市工业现代化的象征。远远望去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曾是福州工业化的标志,如今一个个相继消失,城区的烟囱越来越少,三环路以内的加工企业也有望在近年内完成搬迁,工业经济加快向南北两翼集聚。告别了一根根烟囱吐黑烟的过往,榕城天更蓝水更清,处处绿意盎然,透着好风光。
拆除城区烟囱 市民拍手叫好
高耸的烟囱在一定时期代表着当时的工业文明。福州工业建设大发展的起步,要从1956年上海华昌搪瓷厂搬迁入榕说起。自此之后,保温瓶厂、玻璃厂、灯泡厂等工厂开始扎堆定址。于是,福州有了工业路,并掀起了一场工业建设潮。一些老人回忆,当年从乌山往工业路望去,远远就可以看到滚滚浓烟从道路两旁工厂的烟囱里冒出来,“那时看着觉得很新奇、很壮观,顿生大工业区的自豪感”。
然而,当历史进入构建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烟囱这个曾经不可或缺的角色,却成了许多人的烦恼。居民生活深受工厂烟气排放的影响,甚至不敢开窗通风,不敢晾晒衣物,阳台每天都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当人们环保意识开始不断增强,烟囱的命运也就注定了。福州可锻铸造厂原来地处南门兜闹市,每天生产排放的黑烟直接影响市容,并对周边居民造成危害,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也干扰了居民正常的休息,该厂搬走后,周边居民拍手叫好。
这些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工业布局调整、城市道路扩建,原先定位的工业区也渐渐处在了城市的中心地带,与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不协调。企业也由此背上了沉重的环保“包袱”,尽管历经多次技改,实现了烟尘、废气、废水达标排放,但是老厂区仍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污染企业搬迁不仅是主城区居民环境保护和居住安全的需要,也成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