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福建保险行业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共有保险公司主体51家(不含厦门,下同),其中财产险公司23家,人身险公司2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主体78家,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2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384.8亿元,赔付支出119.5亿元,保险业总资产943.8亿元,有力地支持海西经济建设。2012年,福建保险业立足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服务海西重点重大项目,服务社会民生,服务“三农”发展,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进一步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是保险业助力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福建保监局通过完善保险监管制度机制、引导保险企业产品服务创新、探索消费者教育模式等方面,为全行业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取得积极成效。本专栏将以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为主题,对去年福建保险业重大的变化、变革、创新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近年来,福建保险业在探索保险服务“三农”新模式新途径上取得积极成效,在革命老区古田创建了全国首个“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同时,在晋江市创建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供经办服务的“晋江模式”,为保险服务“三农”探索创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我们对这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保险服务“三农”创新样本进行调查、梳理、总结,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样本一:
古田“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
概述:
福建闽西革命老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所在地。2009年,福建保监局指导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在古田镇创办了“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创新实践全方位综合性保险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成为国内政企合作打造的首个“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2011年,龙岩市政府出台文件,决定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范围“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
做法:
(一)创新工作机制。龙岩市委市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先行先试重点项目加以推进,试点时间定为三年。为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保障,龙岩市从人保财险龙岩分公司选派了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挂职担任古田镇副镇长,并支持设立了古田镇“三农”保险工作站,在全镇21个建制村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联系点,选聘了驻村保险协管员。同时,将“三农”保险机构纳入政府管理体系,机构和人员行政上由镇政府负责管理,业务操作由人保财险负责指导和培训,建立起了一支驻村保险服务专业队伍。
(二)立足综合保障。示范区立足于全方位综合性农村保险保障体系建设,除开办了全省统一的政策性农险外,又根据当地经济结构、特色经济、收入水平,另行开办了十余项涉农保险险种,包括农村小额家财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农村小额人身险、农民小额信贷保险、外出外来务工农民小额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温室园艺作物种植保险、乡村干部养老保险等。这些险种的共同特点是保障适度、保费低廉、贴近需求,是农民真正“用得着、买得起”的保险产品。
(三)适度财政扶持。示范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运营,在农民自愿参保的基础上,政府对保费给予适当补贴,先起步后完善,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试点期间,按险种不同,第一年保费由政府补贴20%-50%,第二年递减到10%-30%,第三年递减到10%以内。
成效:
示范区启动当年,古田镇“三农”综合保险覆盖全镇21个建制村,保险保费收入214万元,提供保险保障21.56亿元,古田镇原有的6项险种覆盖率达100%,新增险种中农村小额家财险承保率达90%,小额人身险承保率达90%以上,人均保障金额超过14.36万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2012年12月末,试点工作推广到龙岩市76个乡镇,61万农户、292万农民办理了“三农”综合保险。2012年4月,龙岩遭受冰雹和短时强降雨袭击, 6888户农户10.6万亩烤烟受灾,保险公司及时赔付2354万元,减少了烟农损失,为灾后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促进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结:
古田“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实现了机制“新突破”,建立了“政府引导、公司承保、农民自愿”的“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机制;实现了险种“接地气”,综合保险险种涵盖了农村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实现了补贴“力度大”,2012年地方财政及相关单位补助2718万元,约占“三农”综合保险项目总投资的50%,真正达到了为农民解困、为农业减灾、为政府分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