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驻在牙买加的联合国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频繁接到咨询,该机构掌管公海海底矿藏资源,而公海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51%。据联合国统计局解释,在联合国框架下,“全球公地”主要指为《南极条约》(1959年)、《外太空条约》(1966年)、《月球条约》(1979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等所确认的海洋、外层空间及南极洲等处于国家管辖之外的区域和资产。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间争夺最激烈的将主要集中在“公海”领域。维护海域安全和合理开发资源,是人类利用公海的理性选择。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71%,是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大宝库。20多万种全球生物的90%生长和生活在海洋,其中不少可以直接食用,有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地球的单细胞生物约有90%被埋在海床下生活着。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被埋在海床下的这些微生物并不孤独,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有机体,构成了地球上90%以上的单细胞生命。因此海洋又是“生命的摇篮”。
2010年结束的“海洋生物普查计划”历时十年,来自80个国家的2000多位科学家对海洋生物进行了广泛普查,拉开了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的序幕。到2008年,科学家们分门别类发现大量以前未见的物种,到2010年又发现几千个新物种。
地球表面有13亿多立方公里的水(其中97%是海水),铺平了能覆盖整个地球2000多米厚。海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可以代替淡水作为冷却水,经过淡化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汹涌的海水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潜藏巨大的能量,这种能源可以再生,称之为海洋再生能源。利用东海黑潮发电,可以满足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总电力需求。海水还将是未来核聚变能源所需的主要原料。
深海海底之下30米的泥土是8600万年前沉积的,海底深处蕴藏着种类繁多、有待认知和开发的大量矿物资源。1979年,人们发现了海底“黑烟柱”。所谓“黑烟柱”是指海底火山裂缝中渗出的热泉溶解了地壳深处的矿物,黑色烟柱与冰冷的海水相遇,矿物质沉淀,形成优质硫化物矿床,在海底“勾勒”出长达4.6万英里的火山沟壑。这些“黑烟柱”富含金、银、铜等矿藏,面积巨大,宽达200米,厚几十米,遍布各个大洋,且全部位于海床表面,许多资源距离水面仅一两千米。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70%以上集中在海洋。近10年来,全球新发现、探明储量在一亿吨以上油气田的70%都在海洋,其中50%以上在深海区域。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现的12个重大油气田中有八个在海洋,其中七个是天然气。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尤其巨大。据估计,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相当于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总和的五倍。专家们预计,未来全球油气需求的40%将取自深海区,其中可燃冰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可燃冰位于海底,可燃烧的冰块中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日本几乎没有矿物资源,所需石油的99.7%依赖进口。日本视可燃冰为能源救星,在日本的四国、九州、北海道等海域蕴藏可燃冰总量约相当于日本天然气100年的消费量。2012年2月15日,日本可燃冰钻探作业在日本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正式开始,这次钻探作业是为2013年实际开采做前期准备。如果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底开采可燃冰的平台。专家们认为,可燃冰勘探和开发热潮,将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太平洋和北极地区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太平洋地区位置重要,海洋资源极为丰富。除油气资源特别是可燃冰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外,太平洋海域还有几种贵重矿物资源储量举世瞩目。英国科考船“挑战号”于1873年在非洲西北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采集一些土豆大小的岩块,其中含有以氧化锰为主的多种金属化合物,被称为“锰结核”。据目前勘测,全球海底锰结核资源储量约三万亿吨,其中太平洋储量为1.7万亿吨,约占56%,集中在北纬6度到20度、西经110度到180度之间,日本人称这片海域为“锰结核的银座”,美国人称之为“世界海底锰之路”。2011年7月以来,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一个小组在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发现稀土资源。日本科学家估计,从夏威夷东边一直延至西边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东边距海面3500—6000米的海底泥土中可能蕴藏着800亿到1000亿吨这类金属,约为全球陆地已探明稀土金属储量的1000倍。
2011年6月,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在海面以下2740米处捕获一条深海怪鱼,身长60厘米,状如巨型蝌蚪,疑似迄今未知的物种。这是我国首次从深海热液区捕获到大型生物样品。中国海洋科考船首席科学家倪建宇说,无光、无氧、高压、剧毒的深海热液区,称得上“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但这里却有一个无需阳光的“黑暗生物群”。中国科考船队的这一发现,提出了热液区生物为什么在无阳光、无氧环境下也能生存和进一步探索生命起源等重大课题。太平洋海域探明资源种类越多、用途越广和储量越大,国家间争夺也将越激烈,太平洋将越来越不太平。
北极和南极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两处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北极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的20%和30%,煤储量一万亿吨,占全球煤储量的1/4。北极地区还蕴藏大量金、银、金刚石、镍、铅、锌、钴和铜等贵重和战略性矿物资源。北极海域水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北极地区领域和管辖区划分与资源开发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海洋是全球交通命脉
地球海洋面积36200万平方公里,在四大洋之间有上千个海峡,其中适合航行的海峡有130多个,但被称为“咽喉”要冲的海峡只有16个。正是这些海峡把四大洋、七大洲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石油宝库”波斯湾和阿曼湾之间,是从波斯湾经好望角到大西洋、从波斯湾经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和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亚洲和北美三大石油运输线的要冲,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艘油船驶过,每天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石油达1500万桶,占世界石油运输量的40%。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咽喉”、海上运输的“生命线”。伊朗一再宣称,如果伊朗遭到美国或以色列的军事攻击,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鲜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连接亚、非、欧、澳四大洲的交通要冲,是世界海洋航路中心之一。每天有200多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控制着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近1/2的石油运输。早在1509年葡萄牙率先侵占马六甲海峡,并以此为据点,不断扩大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掠夺。500多年来,马六甲海峡一直是西方列强和大国必争之地。2004年3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所谓《有事(紧急状态)相关7法案》,按照这个法案,日本的“周边事态”行动范围,不仅包括台湾海峡,而且包括马六甲海峡。同年4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马斯法戈上将表示,美国军方正在研究一项针对马六甲海峡的“地区海上安全方案”,希望派海军进入马六甲海峡巡逻。美国认为,全球16个海上“咽喉”要道中最重要的是马六甲海峡。
其他主要海峡有,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被称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水上走廊”;黑海海峡贯穿于土耳其领土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之间,是连接欧亚两大陆和黑海与地中海的海陆交通要冲。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端和摩洛哥最北端之间,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之一;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在欧洲大陆和大不列颠之间,是沟通北海和大西洋、从西欧、北欧到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必经之处,不仅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银色的航道”,而且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随着厚实、坚硬的“多年冰”快速融化,北极航道愈加举世关注。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欧、北美三大洲包围,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洋。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2年8月介绍,卫星跟踪发现,北极海冰面积已缩小到409万平方公里,即不到北冰洋面积的30%。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8月援引科学家预测,北极海冰或在10年内消失。
气候变化打开了进入北冰洋的北方航道奥地利《新闻报》2013年1月介绍,与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北冰洋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常常被视作缩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之间航线的一种可能选择。汉堡与横滨或上海之间的距离有可能因此被缩短36%和25%。从欧洲鹿特丹港到日本横滨经北方航道的航路为13600公里,比穿过苏伊士运河缩短1/3,船队从大西洋经北冰洋到达远东地区,能比原来航路缩短约6000—8000公里,从上海到汉堡的航路缩短约6400公里。据“巴伦支海观察家”网站报道,2012年夏季通过北方航线“东北航道”的船只从2010年的四艘增加到46艘,货运量从82万吨增加到126万吨。据日本媒体报道,2012年12月,俄天然气公司首次利用北方航线将液化天然气从挪威哼墨菲斯港运到日本北九州。
北方航线包括从巴伦支海到楚科奇和白令海峡的全部航线。加拿大坚称对西北航道拥有主权,通过西北航道必须征得加拿大同意。美国认为,这是一片潜在的开放水域,美国军舰自动拥有通行权。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加入北极地区矿藏资源和航道开发的博弈。
安全合理开发资源
南极近1400万平方公里大陆的95%面积仍被冰雪覆盖。从1984年到2012年,我国科考队已成功完成28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一系列科考成果。我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组织、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的成员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拥有了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
北极理事会于1996年成立,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美国、冰岛、瑞典、加拿大、丹麦、芬兰和挪威。永久观察员有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波兰和西班牙。2011年3月,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在德外交部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北极会议上强调,北冰洋是人类共同遗产,各国有权自由进入北极,北极研究不应局限于经济利用,也应涉及气候变化。德外交部智库“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呼吁德国政府出台“北极战略”。
中国是一个“近北极国家”,北极开发和环境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科学家研究发现,北极海冰迅速消融,至少70%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这对中国有影响,是中国最关注的问题。北冰洋是人类共同遗产,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有权自由进入北极和航运自由。整个北极圈区域不可能被八个北极沿岸国家全部垄断,属于全球公海领域,中国与其他国家享有相应的权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极问题专家迈克尔·拜尔斯认为,中国申请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地位是合理要求。芬兰、瑞典、冰岛等国对此表示支持,其中中国和冰岛已签署北极合作协议,冰岛表示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这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正在积极参与维护海洋航行安全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从2008年12月到2012年2月,中国已派出11批护航编队,为4500多中外船舶实施了安全护航,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50多艘中外船舶。自2012年1月起,中国还与印度、日本加强了反海盗合作,三国采取“轮班”方式,共同守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安全与稳定。
20世纪90年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五个先驱勘探投资开发国,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专属开采矿区。2010年5月7日,国际海底管理通过《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当天中国代表递交了有关申请。2011年8月,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国取得在印度洋海底西南中脊约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的独家开采权,期限15年,标志中国进入了有能力开发深海资源的“全球精英俱乐部”。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全球公海的安全和合理开发。(作者:李长久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