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掌舵的明天系与同期的德隆系等资本市场玩家一样,通过控制上市公司,频频制造概念、操纵股价攫取财富。德隆系崩盘后,明天系开始吸取教训并蜕变。一方面,其大量通过影子公司分散持股,逐步隐形,以规避监管;另一方面,其不断升级资本玩法,通过控制银行、保险、券商、信托和基金公司,形成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我循环。
肖建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置身市场之外,但又通过无形之手操控数万亿金融资产,使之为他服务。这的确需要严密的顶层设计,层层的防火墙隔离,并找到忠诚的代理人。
肖建华的隐身,既与个人的行事风格有关,也与其一直游走于监管边缘地带有关。大多数人认为,肖建华十多年巨额的财富积累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所在,加上他一直以神秘和神话示人,更加剧了公众对他的猜测。以至于他在微博中慨叹:“何人懂我!”
在明天系的版图中,从实业到金融、从产品到贸易、从生产到消费,都能在其自身体系内完成循环。而一旦市场上出现某些能带来暴利的标的和猎物,明天系就会猛扑。已经变身为金融大鳄的肖建华会调动所有资源,完成对标的物的收购。譬如中国平安的股权,肖建华从其控制的体系内短时间内完成上百亿资金的调集,几乎已经唾手可得,最后时刻只是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功亏一篑。
最新的《新财富》杂志通过翔实的调查,证实包商银行和新时代证券发行了大量“影子”信托,其资金的最终流向成谜。大量的壳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贸易和实业,从客户手中募集资金。而这些资金如何使用和监管,对管理层来说构成巨大挑战,而监管者到目前为止尚不能有所作为。
笔者认为,对于肖建华事实上的隐形存在和控制,有关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监管。按照媒体披露的一些线索追查,以便将风险和漏洞排查和阻隔在市场之外。
明天系金融风险始终处在“高风险区”,不排除因偶发事件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我们应该充分预判其巨大的破坏性并做好预警和防范。现在,有必要对明天系控制的银行、保险、券商、信托和基金进行风险排查和业务合规审查,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彻底清除,对相关行为做出处理,促使其业务始终处于可控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