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未解,再添外患,虽然有近千家本土企业反对,但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并没有改变。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4月27日,欧盟对中国光伏玻璃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同在昨日,两名欧盟官员表示,将向中国产太阳能面板征收税率平均为47%的临时性惩罚性关税,该决定自6月6日起生效。两件事无疑又加重了正处债务危机中的光伏企业负担。
两个月前,欧盟委员会应欧洲光伏玻璃生产商协会的申诉,正式启动了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次反补贴调查涉及的是同一出口产品,这就意味着,该光伏产品从“单反”变成了“双反”。据初步统计,2012年,所涉及的产品(包括同一税号下其他玻璃制品)对欧出口约2亿美元。
其实,早在去年9月和11月,欧盟就已相继宣布对原产中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由于欧洲“双反”的光伏产品较之前的美国“双反”的范围更大,而且欧洲又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市场,市场占比达六成,可想而知,欧盟“双反”对国内光伏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事后,中国多家光伏企业通过积极抗辩及呼吁政府支持等多种途径应对。不可思议的是,在今年4月还传出消息,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制裁中国光伏产业。
事情却并没有得到改观。一边是光伏玻璃遭“双反”,另一边是高额的临时性惩罚关税,目前深陷债务危机的光伏企业正在遭受连环打击。“现在,尚德电力因为债务重压被迫破产重整,赛维LDK现在也是资不抵债,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很显然,欧洲‘双反’的咄咄之势着实让国内光伏企业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说。
然而,仅从这一次光伏玻璃“双反”看,负面影响并不大。昨日,国内光伏巨头英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光伏玻璃都是从别的生产商处采购,“光伏玻璃生产需要特殊材料,而且销售价格并不高,利润不大,因此国内做光伏玻璃的企业较少,这一产品的出口量也并不大。所以,欧盟‘双反’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有限”。
英利方面进一步介绍说,公司产品的欧洲市场占比也高达50%以上,“如果‘双反’终裁要征收高额关税,对企业的影响会很大。尤其这一次‘双反’对象被提升到所有光伏产品,也就意味着哪怕是原产中国的光伏小飞机等所有相关产品都可能被‘双反’。所以企业们现在还在积极呼吁欧洲方面停止‘双反’,否则,中欧双方都会受到损失,尤其是欧洲的客户”。韩玮/制表
光伏企业内忧外患
内忧巨债压身
2013年3月20日 尚德电力71亿元举债未还,其中国子公司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
2013年4月16日 赛维LDK总额度为2379.3万美元的可转债(加上利息)到期未还,成第二个债务违约光伏企业
外患“双反”不断
2011年11月 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双反”调查
2012年11月 美方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
15.97%的反补贴关税
2012年9月 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2012年11月 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2013年3月 欧美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进口登记
2013年5月 欧盟将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征收47%惩罚性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