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苏州吴江区3家银行支行行长集体受贿案(本报7月19日10版《苏州三名银行行长涉受贿案多名银行人士被调查》一文曾予报道),揭开了基层银行员工与企业灰色交易的冰山一角。
“根据检察院向我们反馈的消息,这个支行负责人(涉案人员)在原某国有大行的时候,就和民营企业往来比较密切,涉嫌受贿的行为也是从那时开始延续到现在,有十来年了。”浦发银行(上述三家银行之一)的一位人士对记者称。
此次被调查的吴江地区银行人员有十来人,均被当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举报受贿,因其他人员受贿数额轻微,部分已被移交相关银行自行处理。
这起受贿案持续时间较长、涉及银行众多,让基层银行人员与客户之间长期以来的钱权潜规则曝出。
近期,同位于江苏的一家农商行机构中层人员,在银行职务外,还身兼当地一家典当行和多家企业股东身份,已被举报涉嫌利用银行人员身份向关联企业输送利益。但该银行起初仅让该中层人员在银行职务和社会身份中选择其一,未做其他处理。
受贿进阶:从实物到代币卡
一些企业会让银行人员去买房或买车,价格比市场低几万元,差价由企业老板补上。再熟悉一点,约银行员工打牌,故意输掉一些钱。
苏州吴江区检察院近期发布消息称,2010年来,包括上述3家银行支行行长在内的多名银行人士被查受贿。其中举例,一家商业银行二级支行行长邱某,非法收受吴江地区企业老板的贿赂70多万,相当一部分为代币卡、油卡、商场购物卡。
根据吴江检察院统计,吴江区今年查办的受贿案件中,以代币卡为主要受贿物的就占到40%;收受代币卡(券)价值占到贿赂总价值的95.3%。
“代币卡更为隐蔽,也更容易被接受。”吴江检察院一位人士分析称。
此前,送礼金额较小的,一般都是送名烟名酒,现在更多以购物卡、油卡等形式代替。
南通地区一家股份行负责人对记者称,现在私企老板送礼一般集中贷款审批前后,另外就是节前节后,“尤其是节日前后,送礼额度大小不一,都喜欢用代币卡,有时候直接用邮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