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变脸”成保险
去年9月17日,刘女士带着自己的一万块存款到中国建设银行福州市火车站支行,希望给自己存点钱,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但是在办理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银行的利息很低,存定期不合算。并向刘女士推荐了一款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金宝盆”。
“她那时候告诉我,这个理财产品不但有利息而且还有分红。一年交一万,三年期满固定收益3090,再加上分红,可以赚不少钱,比定期合算多了。而且现在买理财产品还送保险,保10年的。”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刘女士没有怀疑,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存钱方式,于是便答应要存。“然后她就拿三张单子给我签字,最后就拿了个卡子把那些单子全部夹在了一起给我,说担心我弄丢,我也并没有细看。”刘女士对记者说,“她告诉我只要三年期到了,拿着身份证和这张单子过来,就可以将钱取出。”
今年七月份,刘女士向朋友推荐了这款理财产品,朋友听了也很心动,于是向业内人士咨询,这才知道“金宝盆”根本不是什么理财产品,而是一份保险,十年到期之后才可以将钱全部取出。刘女士大惊之下要求退保,却被告知,将损失近一半的资金。
含糊推销 是欺骗还是误导
刘女士对于这样的答复很难以接受,认为是银行工作人员欺骗了她。“她当时很明确的告诉我三年后就可以取出来,并且我有问她那中途想用钱怎么办?她说也可以取出来,但是并没有告诉我损失会很严重!最重要的是,她和我说买的是理财产品!”
刘女士拿出当时的三张回执单,展示给记者看,“她当时就是这样叠在一起给我签的,在签之前既没有向我详细解释合同具体条款,也没有给我说什么10天犹豫期。只是交代我说过几天会有回访电话打给我,要我说已经知道,了解了。”在接到回访电话的时候,刘女士一直以为对方说的是那份附送的保险合同,所以也没有起疑心,心里还觉得银行的服务很周到。
当记者问及保险合同时,刘女士一脸疑惑的表示,自己只签了银行工作人员给的几张单子,并没有见到保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