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官网再次公布了打假新消息。公司联合江苏省南通市、湖北省襄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查处了一批位于所属地的仿冒中国黄金店面。
公司称,截至目前,南通市和襄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查处了14家和两家仿冒店面,现场封存了仿冒货品,并责令这些店面拆除相关侵权字样和标识,并对其进行相关处罚。
记者从中国黄金集团了解到,自2012年9月份开始,中国黄金集团通过工商投诉、法律诉讼、公安举报等方式进行了维权打假行动。截至2013年8月31日,集团共清理了仿冒店面近600家。
中国黄金维权打假
“这些侵权店面借助中国黄金的品牌效应,擅自在店内标注、突出中国黄金字样及标识,以中国黄金或香港中国黄金专卖店名义对外宣传,故意混淆视听,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中国黄金的品牌声誉。”中国黄金方面表示。
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仿冒店?毋庸置疑,名牌效应加上巨额利润的驱使,使得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
那么,这些仿冒品牌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消费者购买的“中国黄金”金条不能回购、开发票需要交10%手续费的现象。中国黄金旗舰店也经常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经检验,这些产品都不是中国黄金销售的。
此前,中国黄金披露,公司在中国香港起诉了一家在内地拥有近400家仿冒“中国黄金”门店的中国香港公司“香港中国黄金有限公司”。后者在中国香港无任何实体店铺,在内地却拥有近400家挂着“香港中国黄金”招牌的连锁店,这使得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中国黄金的加盟店。实际上,中国黄金在中国香港没有任何分支机构。
据中国黄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这些仿冒店使用的商标多达数十种,其共同的特征就是突出“中国黄金”字样。“近年来,中国黄金经常接到投诉,称在中国黄金购买的金条不能参加回购,后来经检测发现,这些产品都不是在中国黄金旗下的零售点购买的。”
据测算,如果这样的仿冒店月销售1公斤黄金,其年销售额能够达到300万元。那么,上千家店铺的年销售额能够达到数十亿元。“这将分流中国黄金不小的销售额,公司蒙受的损失巨大。”有业内人士表示。
针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仿冒店,除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权之外,中国黄金还能用什么方式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