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微博) 》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为了更好地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相关政策,逐步增加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这意味着央企、国企的“一把手”或更多地从市场中产生,同时将国企高管薪酬与其选聘方式挂钩,即政府任命的由政府确定价格,市场选拔的由市场定价。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落地”,一直以来步伐稳健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行着更为积极的探索,其中薪酬和选人制度无疑成为市场化改革尝试的重点。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
“我们公司从原来的几千万元资产发展为现在的近百亿资产,说实话驾驭目前这些资产我们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也想高薪招聘一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或职业经理人,但是因为我们是国企,对他们的薪酬评价要符合国资委的规定,那么就很难给出极具吸引力的工资,也就很难吸引高水平人才。”一家国企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央企负责人均表示,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应该逐步尝试从市场招聘,薪酬也应该根据市场来确定,用更高的薪酬留住人才,让企业进入“高薪—人才—高利润”的良性循环,同时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度透明化的“选用人体制”,也将缓解社会舆论有关国企薪酬方面的争论。
“国资委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的体制机制,包括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怎么鉴定其资质、资格,他们的业绩怎么评价、薪酬怎么确定等问题。”权威研究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随着相关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后,更多的央企、国企的一把手将从市场中招聘,但是一些特殊行业像 中石油、中石化这样企业的一把手还得政府任命。
他告诉记者,国有企业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国企成为真正的企业,要让他们有航天发动机的动力,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并在各领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价格不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考核、激励体制等方面都存在僵化,特别是缺乏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制度和市场化薪酬制度,这也造成了很多企业出现高端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职业经理人形成机制与现有的国企、央企领导层任命制是不同的,职业经理人是通过市场机制选拔产生的专业从事管理人才,是特殊的人力资源阶层。职业经理人的薪资标准是和业绩挂钩,不是说你掌管的产业大你的收入就高,因为有些国企享受着天然的垄断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