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消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24日新华社)
“僵尸肉”窜上餐桌是典型的食安丑闻
舒圣祥
走私冻肉如何逃过层层监管蹿上餐桌,舆论追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击走私力度亟待加强,二是对走私商贩必须重刑惩处。确实,冻肉走私首先是个走私问题,既要让无良商贩不能走私,也要让无良商贩不敢走私,为此,必须在打击力度和惩处力度上发力。一方面,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倘若“谁都参与、谁都不管”是不可能有力度的;另一方面,无良商贩走私“僵尸肉”或者“疫区肉”到国内,无异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理当严惩。
但是,将走私冻肉运到国内,毕竟只是完成了最初的环节。这些走私冻肉随后在国内的运输环节,为何未曾遇到阻拦?正规的冷库为何能给这些走私冻肉提供储藏,并且从来不被相关部门查处?来历不明的走私肉品何以能够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正规超市?在终端零售环节,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又体现在哪里?为何“僵尸肉”不是被层层监管发现,而是被海关查缉曝光?是否只要走私成功,后面所有的市场监管环节都形同虚设?
所以,别把“僵尸肉”蹿上餐桌不当食品安全丑闻,这不仅仅是打击走私的问题,更是一整套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失效的问题。“僵尸肉”蹿上餐桌,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丑闻。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让走私进来的“僵尸肉”得以畅通无阻地在市场上流通,极大地降低了无良商贩被发现被查处的违法成本,使其敢于铤而走险为了暴利无所不用其极。
据长沙海关保守统计,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红星冷库每年吞吐的80万吨冻品中,约三分之一是来源不明的境外冻品。真不知道,海关掌握的这一数据,食品监管部门是否知情?市场上流通的肉品,究竟有多少可以在监管大数据中被追根溯源?“僵尸肉”蹿上餐桌再次警示我们,亟待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构筑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不仅要严厉打击冻肉走私,不仅要严惩无良商贩,更要强化一整套的食品安全监管,让“僵尸肉”即便侥幸走私成功,也依旧在食品流通市场上寸步难行。(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
40年的僵尸肉是如何漂洋过海的
小失职汇成监管的大失序
杜绝“僵尸肉”要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亟待完善
>>>评论热词:70后“僵尸肉”
小失职汇成监管的大失序
高路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这条新闻以后有种想把隔夜饭都呕出来的感受。总是反复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这已经成为这些年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一个刻板的印象。透过“70后”猪蹄、“80后”鸡翅,能看到的依然是那个源头失控、监管失职、人性堕落的老故事。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换个马甲隔个几年又来一遍,鸡翅和不久以前超市曝光的偷改生产日期、快餐连锁店用过期原料的新闻,若干年前的回炉馒头、人造牛羊肉卷,再早一点的苏丹红、毒奶粉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那些看起来很细小的漏洞,最后总是能敞开一条通衢大道,让公众防不胜防。这些鸡翅本该在入境之初就被挡在国门以外的,可是一次抓捕行动查获的“僵尸肉”竟然有10万余吨之巨;入境以后要流入老百姓的餐桌,其实也是需要过很多关卡的,可是这些关卡关键时候总是掉链子。
食品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各种自救的方法被当成科普知识向公众普及,人们不但要学习认识各种生物知识,甚至还要学会分辨一个染了色的橙子和一个天然的橙子到底有什么不同。各种食品安全的警示声中总是不忘加一句,要去正规的市场买东西,不要吃来历不明的东西。
且不说自救有多大的可行度,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也被屡屡证明是不可靠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只是在小摊小贩、大排档、马路市场上暴发,还有那些高大上的企业。过期食品,中招的是大超市,还有跨国企业。问题奶粉的生产商三鹿集团曾经也是市场的宠儿。你可以不去农贸市场买东西,也可以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可是你没有办法不让饭店、甚至超市也去进这些原料。你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但管不住别人的手,谨小慎微地过日子,可能去一次饭店,所有的努力就白搭了。很明显,在农贸市场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在饭店、超市里也一样解决不了。
问题曝光以后,那些涉及到的地方又是一番雷厉风行的整治运动,短期看这些都是有效果的,监管者会盯得紧一点,商贩们会收敛一点,但长期看,它依然不能解决困扰食品安全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千头万绪的食品问题的,是一套刻板的监管体系,一些地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与主动地查找问题相比,它们更习惯于等着媒体曝光,自己再事后跟进,媒体不曝光,他们就当没发现。
每个环节都等着别人来把关,那会导致每个环节都有可能虚设。总是等出了事再去查处没收销毁,那事总是会出个不断。食品安全的怪圈,除了那些贪婪的人性,也要归咎于监管的怪圈。记者能发现的事,监管部门发现不了,普通消费者都能感觉到异常,可监管部门面对眼皮子底下的罪恶也能无动于衷,这说明了监管漏洞之多、之大。
这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管理问题,而是责任心的问题。每个环节都有监管者盯着,恰恰在由谁来盯监管者的问题上常常流于形式。无良商贩并不是不怕处罚,也不是智商比别人高、胆量比别人大,他们只是比正常人更善于利用监管者的软肋。他们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应付监管,也知道走过场是怎么回事。正是每道关口的小失职,从而汇成了监管的大失序,造就了他们的肆无忌惮。(钱江晚报)
杜绝“僵尸肉”要从源头抓起
戴先任
新鲜牛肉市场上平均40元一斤,而这些进口“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一般也能卖20元一斤,面对丰厚利润,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从湖南的一起案例来看,他们通过国外发货、香港拼柜、越南中转、中越边境“蚂蚁搬家式”偷运入境、长沙收货来完成冻品走私,而在走私过程中,走私肉中途会反复解冻,这就很可能造成冻肉腐败变臭,冻肉品质上本来就比鲜肉差,又因走私过程中不断解冻,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如果开始腐烂又重新冷冻,肉品更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况且走私冻肉都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如果是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病毒的冻肉,甚至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食品安全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但食品安全领域却很不安全,地沟油、毒生姜、三聚氰胺等等食品安全事件,波及人群之广,受害百姓之多,都让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极度焦虑。中国食品安全违法乱象产生的原因,一则是企业不能诚信经营,二则更是监管不力。违法者违法成本过低,而违法所得又丰厚诱人,他们自然会趋利避害,铤而走险,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逆淘汰的市场现象,违法分子甚至带动本来诚信经营的企业一起违法犯罪,形成违法犯罪的风气,反过来又让监管工作更难开展。据了解,冻品走私早已是全国联动,抱团发展,一有风吹草动就互相通气。
一些食品安全犯罪已渐成气候,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这是养痈成患,也是长期的监管疲软所致。现在需要亡羊补牢,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如针对冻品走私网络覆盖全国,就要采取多省联动,实现源头治理,将走私冻肉挡在国门之外。要让监管给力,必须要能加强对失职渎职部门及人员的问责力度,同时也要能完善举报机制,鼓励知情人举报,给予举报人以适当的奖励,同时也要保护举报人安全等等。
食品安全无小事,不能再让数十年的问题冻肉还能经过现代化的监管被送上百姓餐桌,进入百姓口中。(广州日报)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亟待完善
张田勘
有毒有害的“僵尸肉”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首要责任在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而且各省都成立了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也包括这些部门甚至更多的十几个部门,但实际结果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这种拿着纳税人的俸禄却不尽忠尽责做好守夜人的现象如果再持续下去,不安全的食品就绝不仅是“70后”猪蹄“80后”鸡翅,而会涉及粮、油、菜等多种食品。病从口入将会越来越多,公民的患癌率和死亡率也会越来越高。
有毒有害的“僵尸肉”的流行同时直指食品监管的一个软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正是由于这一制度的建立缓慢和运行困难,导致很多如同“僵尸肉”一样的食品无法监控。食品可追溯系统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认可的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暴发“疯牛病”之时得到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推广到全世界。
2010年,中国商务部推出一项食品安全工程——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追溯体系),分4批在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立和运行食品追溯体系就是要把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所有过程监管起来,让人们在市场上买的每一根葱、一头蒜,每一块肉都能清楚地查到种植、饲养、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
迄今,尽管对中国的食品追溯体系做了很多工作,如出现了二维码和无线射频等技术手段,但在食品安全的实质性监管上却难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食品追溯体系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不严和不能对接。因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大量食品质量标准、控制食源性危害标准低于CAC的标准,即便是正规进口的国外产品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雀巢儿童奶粉碘超标,恒天然奶粉检出肉毒杆菌,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对进口食品采用的是低水平的安全标准,并且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手段不合理。
由于监管正规进口食品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对于走私的国外食品,如“僵尸肉”等就更难监管。实际上,走私进口食品是完全脱离了监管,也就是无法通过追溯体系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是否安全。而且,即便“僵尸肉”通过正规渠道能纳入到食品追溯体系的检查,也有可能因为我国的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而让“僵尸肉”等食品蒙混过关,危害国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食品追溯体系尚未达到全国统一的、覆盖全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尽管商务部推出的是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但是,其一,商务部在2011年公布《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只是要求在10个有条件的城市建设这一追溯体系,它是一个指导性意见,而非全国统一的硬性规定,不具有市场监管的法规效力;其次即便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这一追溯体系,也还是地方性的,只有个别产品可以做到全国性追溯监管。例如,阳澄湖大闸蟹具有全国可追溯产地信息的二维码标签,但其他更多的产品没有这种全国可查可追溯的技术,这就不仅可能让“僵尸肉”这类走私食品大行其道,甚至连很多正规进口的以及大量国产的食品也无法进行安全追溯和监控。
另一方面,我国的追溯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难以建立起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对海量的国内外食品进行安全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共享,也才会让“僵尸肉”端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肠胃,危害国人的健康。
因此,除了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尽责尽心外,建立并实施全国食品可追溯系统是当务之急。(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