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的角色
1990年,雀巢在双城建立了进入中国以来的第一个牛奶加工基地,而事实上,在此之前,雀巢在双城已经进行了3年的奶区基础建设,雀巢带来了资金和国际技术团队,与本地政府和农户进行合作。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雀巢在中国发展的普遍模式。
“雀巢一直持的是”官老大“态度,他们并没有把奶农视为合作伙伴,并没有善待奶农。”王丁棉对此事如此评价。
《证券日报》采访一名知情人士吐露,该人士吐露:“雀巢一直鼓励收购散户,而收购散户本身就保证不了牛奶的质量,对于雀巢乳制品的质量问题我持保留意见。”
双城市奶农还反映,雀巢公司还将“以质论价”变成克扣奶农的手段。黑龙江省明文规定,鲜奶达到国家标准,就该按政府指导价付钱,但雀巢公司却把鲜奶分四个等级收。比如三季度雀巢对外称奶价是每公斤2.97元,其实奶农交的一等奶才能达到这个价格。如果是四等奶,连2.7元都达不到,而且出现四等奶的奶农,要承受一个月的低奶价。对于奶农反映的问题,双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霍志宏承认,确实收到了对雀巢公司的投诉,一是细菌含量问题,二是奶量多少问题。他说,2002年,政府对奶农反映强烈的有克扣问题和不透明问题的奶站进行了整顿,一个奶站站长被判刑,几个被撤了职。
王丁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奶农受到不公待遇,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上,这是雀巢以价格话语权在收购指标上动手脚,造成伤农的后果。”他同时认为,“当地政府签订这样的合作协议,严重违反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地方垄断行为,政府明文去保护外资企业,其自身角色就没认清楚。”
对雀巢的这一行为,《齐鲁晚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雀巢克扣奶农,实在“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为,此举完全是“从奶农口中夺食,公然掠夺底层民生”。而双城市政府的“帮凶”做法,更是被利益绑架,自甘堕落。
针对雀巢的经营模式有新华社报道表示,雀巢利用给政府提供税收和股份的方式绑架地方政府,垄断奶源,克扣奶农,低成本运营,不仅违背了市场规律,也破坏了中国乳业的正常发展秩序。而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甘当企业的“守财奴”,是明显的行政错位。
上述知情人士最后针对此事评价认为“奶源不应是地方垄断,此事也充分表明洋奶粉并非都是好奶,国内乳企质量大多数其实都可以达标,并不比洋奶差。”
记者手记
2010年1月,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被评选的“榜样中国·2009中国十大公益企业”之一,当时雀巢声称此次体现了雀巢多年来致力于公益事业及创造社会共享价值的成就被社会各界认可,而现在雀巢中国被指在地方克扣奶农,榨取奶农的“血汗”,采访中,一些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双城雀巢似乎并未觉得拉地方政府参股,以行政力量为自己保驾护航的做法有不妥和需要隐晦的地方。相反,这一做法还被当做成功经验在总结。这些问题爆出了国际知名企业的同样存在不少需要修正的问题,洋企业并不都是金光闪闪的,对于雀巢奶粉事件,记者将继续加以追踪报道。
- 2011-10-25雀巢中国回应克扣奶农事件 称将设热线接受投诉
- 2011-10-25雀巢回应称将调查“克扣奶农事件”
- 2011-10-25收购散户牛奶早已有之 雀巢乳品质量存漏洞
- 2011-10-25雀巢“盘剥”奶农或缘于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