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保险> 行业动态 > 正文
保险投诉新焦点:存单变保单 收益不如银行利息
money.fjnet.cn 2012-07-17 10:18   来源:汉网    我来说两句

上周,晨报启动第二届“湖北放心保险公司评选活动”后,陆续接到近百位读者打来的投诉电话,而投诉的焦点就是,到银行存钱时被对方以高收益为诱饵,忽悠买了保险,可到头来,收益还不及存款利息。

市民李先生称,2010年6月到某银行网点存款时,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款投资期为5年的“理财产品”,并口头承诺最低年收益5.4%,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当时,我也没有细看合同条款,就把准备存入银行的2万元买了这款产品,后来才知道是保险。”李先生说,如今两年过去了,投资收益只有800多元,不仅没达到当初承诺的5.4%,甚至不及一年期存款利息。失望之余,李打算将这笔钱取出,不料保险公司答复,提前赎回不仅没有任何收益,2万元本金也会有所损失。“我现在不要收益了,只希望能把本金完整拿回来。”李有些无奈。

和李先生相比,王女士被忽悠得更彻底。“2007年,我到一家银行存款,他们告诉我有一项新的存款业务,比原先的存款利息高得多。”出于对银行的信任,王女士将5万元交到“理财经理”手中,对方表示三日后给存折,可三天后等来的却是一张保单。“对方当时跟我说,这种保险和存钱差不多,很安全,但收益比存款利息高。”王女士说,5年来,这张保单一直放在家中,直到近日公司告知产品到期,才知道收益只有7000多元,“相当于一年收益只有3%,比存款利息还低”。由于投资高收益只是口头承诺,保单上并未写明,王女士只能自认倒霉。

针对部分保险公司员工进驻银行,以夸大收益等方式推销保险的不规范行为,银监会已于2010年底发文明令禁止保险人员进驻银行进行保险销售。近日,记者走访了台北路、新华路的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银保产品销售已有明显改善。

在台北路一家国有银行网点,记者询问有无银保产品销售时,一位穿着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产品,并讲明了投资期及流动性风险。当记者问及产品收益率时,对方明确表示没有固定收益,只是依据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进行分红。

在新华路一股份制银行,记者同样没有看到驻点推销银保产品的保险公司员工。在询问一款银保产品收益时,银行工作人员只是给记者查看了产品前期收益,并未对未来收益做出保证。

“必须承认,部分代理人在销售银保产品时,为吸引客户购买,擅自夸大了产品收益,却避谈资金流动性等风险。”一保险公司银保销售团队主管坦言,目前,公司已加大银保产品规范销售的力度,禁谈“投资收益保证多少个百分点”之类的话,对产品提前赎回将损失本金的流动性风险必须提示到位。

他同时建议,市民在购买银保产品前,应仔细阅读保单条款,以免购买后发生纠纷。需要提醒的是,投保人签收保单后一般都有10天左右的犹豫期,在此期间,还可申请全额退保。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