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保险公司提供假保单误导投保人
——百万保单金额严重缩水 多出的保费竟被谎称高收益
记者近日从福建省保监局获悉,保险监管部门近日查处了一起保险销售误导案例。福州某保险公司和某银行相关人员联手设陷,从投保人汪某共120万元的保费中抽出6万余元当作所谓的高收益再回馈给汪某,误导汪某以为保险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还要高。日前福建监管部门就此案例除罚款外,还对保险公司和银行相关机构下发监管函并与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这是福建省近5年来首次对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下发监管函。
联手巧设局 高额收益诱人投保
2010年8月16日,家住福州的汪某在一家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客户经理郑某珍和福州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客户经理郑某,共同向她推销一款分红型两全保险。据销售人员介绍,汪某在一次性缴交保费120万元后可以向保险公司办理保单质押业务,借出84万元用于其他投资,等于实际上投保只花了36万元。通过这样操作,汪某投保两年后提前退保,收益抵消汪某保单质押贷款利息和2年后提前退保损失后,汪某还能获得3.58万元的纯收益,年收益率为4.97%。
销售人员进一步解释,办理保险收益比银行定存还合算。当时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79%,36万元两年期定期存款,收益只有2万元。另外,保险还有定期存款所不具备的身故和意外等保障。于是汪某听从销售人员的建议,投了120万元的保险并办理了84万元保单质押贷款,保单借款期限为6个月。之后每隔半年,保险公司都会通知汪某按期偿还保单借款。
利息需偿还 高额收益从何而来
据保监局有关人员介绍,按照2011年前6个月期限贷款年利率5.6%计算,84万元贷款一年需要支付4.7万元利息。拿么,在需要支付高额保单贷款利息情况下,销售人员口中的高收益究竟从何而来呢?汪某渐渐觉得自己好像上当受骗了,于是2011年年底,当保险公司第三次通知汪某还款时,她便先后向保险公司、银行和福建保监局进行投诉。
原来,所谓高收益背后的猫腻就隐藏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汪某的那张保单里。汪某在缴纳120万元投保后,保险公司便提供给汪某一张120万的保单。但这份保单却是假的。保险公司在收取了汪某的保费后,却只为她办理了113.3万元的保险,剩下的6万余元保费就被谎称成汪某提前支付所获得的收益。而且保险公司还特地制作了一份假保单的复印件向汪某隐瞒真实保费,真保单则被拿去进行质押贷款。
目前,这起“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保险销售误导案例已被福建保监局严肃查处,保险公司客户经理郑某被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的罚款。汪某与保险公司和银行则针对补偿意向和标准达成了协议,该保险合同也已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