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效应”——
信贷支持,对接重点项目建设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新的金融机构进驻后,就能通过资源配置,在当地产生多倍的信贷投入,为平潭因开放开发产生的巨大资金需求而增加信贷总量。
自9月5日开始营业起,两个多月来,浦发银行平潭支行存款已达1.2亿元,发放贷款400多万元。“单是个人贷款都办理了100多笔,信用卡发放了500多张。”浦发银行平潭支行行长刘孟鸿说,目前平潭的资产循环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当地经济正处在活力发展中。浦发银行也正在根据平潭的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
各家商业银行在进驻平潭时亦纷纷表示,将融入平潭的开放开发,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各自的资金投入。据了解,兴业银行、国开行、工商银行等9家银行先后制定了对平潭的信贷倾斜政策和差别化的业务流程,提高授信审批效率,并在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仅国开行、农发行和兴业银行等3家银行就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向平潭提供共700亿元的信贷支持。而民生银行则针对平潭量身定制了“建融通”产品,服务平潭的市政建设项目。
“鲶鱼效应”——
竞争加大,创新产品提升服务
银行的集聚,不仅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总量,而且具有民营背景的股份制银行经营理念新、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活、金融产品多,在带来高效、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之时,也将对当地金融市场产生“鲶鱼效应”,从而给经济增添更多的活力。
“商业银行重视的无非就是经济效应,如何能够赢利,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就会考虑如何去创新产品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刘孟鸿表示,任何市场有竞争才会有发展,除了产品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也能提升整个平潭金融机构的服务层次,“金融机构的完善、产品类型的多样、服务质量的提升等等,这也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区应有的金融活力”。
“银行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商业银行的进入,对确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提高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蔡春认为,银行的进驻总会引进一批金融人才,金融机构的聚集也会促进金融人才的流动,同时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