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期,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已步入“第三季”。与前两个阶段占领资源、“海外抄底”相比,理性投资、着眼长远已成为特点,而且民营企业已成为主力军。据清科集团最新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0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数的9.8%。而近期,从新兴信息门户58同城和去哪儿网,到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热已再度升温。
政策支持“走出去”乃大势所趋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并不断出台和改进相关政策。2012年6月,由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从大力加强宏观指导、切实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境外投资管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和加强风险防范、保障人员资产安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系列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对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无疑会有很大帮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郑跃文说。
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亦表示,13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意味着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战略。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中国需要大批跨国公司去整合全世界的资源,为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壮大打好基础,“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随后不久,发改委又出台了《“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内企业应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大力实施境外市场开拓战略。与此同时,其他部委也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定,支持国内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张。
从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了中后期,“走出去”是时代的需要。当前欧美和新兴国家进行结构调整,希望吸引国外投资,也为“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投资环境。总之,从大的形势来看,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航程上,起航扬帆已经开始,航向、目标、方向也已明确,但是航路的选择还需要大家避开中间的漩涡,才能够顺利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