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闽南籍富豪中,陈发树是特别低调的一位。他从不接受采访,也很少置身公众场合。
即便“唐骏门”、“诈捐门”乃至“云南白药股权纠纷”等事件成为舆论焦点时,陈发树也始终一言不发。甚至在其一手打造出的新华都(002264)上市答谢酒会上,也是由时任新华都集团总裁的唐骏和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周文贵包办答谢致辞。
但不管陈发树怎么回避媒体聚焦,笼罩在他身上的“紫金”光晕,总是夺人眼球。
看准了紫金能赚钱
紫金矿业(601899)可以说是陈发树的聚宝盆。
在接近陈发树的人士看来,由于低调,其入股紫金矿业的历史众说纷纭,但与真相始终存在偏差。最大的误读,一是认为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是在政府“打招呼”下被迫而为之,二是认为他以紫金矿业欠下的工程款入股。
当年原本主营百货的陈发树在朋友介绍下,购买了一批用于建设水口电站的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设备,本意在后期出售牟利,却不料只销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设备捂在手中成为烫手山芋。
当时,紫金矿业刚刚取得对紫金山进行露天开采的许可,但苦于资金有限无法实施。一方是设备闲置,一方是无力开采,陈发树与紫金矿业一拍即合,当即将一批工程设备连人带机械开往紫金山。
1997年5月,利用手头这批原本近似鸡肋的二手工程机械设备,陈发树和柯希平通过旗下控股公司共同成立了福州华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控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并以承包方式接揽了紫金山开发的土石方工程。
有了自己的工程队在紫金山上,紫金矿业到底能不能赚钱,陈发树比谁都要清楚。
2000年,紫金矿业实行股份制改革,除了工程公司及新华都百货外,陈发树主要以新华都集团参与了紫金矿业的发起设立。这其中单是新华都集团就持有紫金矿业1729万股(占比18.2%),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第一大股东上杭县政府。
“所有入股资金全是现金,根本不存在以工程款折价入股一回事,而所谓的福建省政府打招呼下的被迫入股更不知从何谈起。”知情人如是说。
从3359万到155亿
1999年的紫金矿业,规模还非常小,但一年已能产生三、四千万的净利润,在福建实属难得。虽然利润丰厚,但当时普遍认为矿业属于夕阳产业,紫金矿业的改制实非易事。
由于通往矿山的道路崎岖陡峭,一些当地商人在实地考察完紫金山后甚至掉头就走。
彼时,紫金矿业还是上杭县政府的下属企业,由于很多上杭人在深圳做建筑生意。为了顺利完成改制,上杭县政府甚至专门组织团队到深圳招商,动员那些本土富豪们购买紫金矿业的股票。但当时大家普遍担心国有机制搞不好企业,根本就没有人愿意买。
此外,紫金矿业还向当时的福建省冶金厅推销股票,不过也是应者寥寥。“甚至在新华都集团内部,对于入股紫金也存在激烈的反对意见。”知情人士称。
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紫金矿业,反而使得陈发树买到的股份比例很大,虽然实际动用的现金并不是很多。
2000年紫金矿业进行改制,当时的评估值仅仅不到1.5个亿,按1.505:1的比例设立,股份数是9500万股,陈发树通过三家关联公司的总出资金额实际仅为3359万元。
借助改制,紫金矿业整个治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并随后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模式,频频对外收购矿产资源,陈发树也从此踏上福建首富之路。
2003年12月,紫金矿业将股票面值由1元拆细为0.1元在香港发行H股。2003年~2006年连续四个年度内,公司累计进行了三次10股转增10股、一次10股转增2.5股的股本扩充,总股本在H股上市之初的13.14亿股基础上整整翻了10倍。
2008年4月,紫金矿业回归A股市场,陈发树个人及其通过新华都集团持有的紫金矿业股权合计约为21.78亿股(新华都工程和新华都百货在回归前进行了股权转让)。这部分股权若按7.13元每股的发行价计算,市值为155.29亿元,较其在股改时投入的3359万元,短短8年增长高达约460倍!投资受益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