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的畸形作秀、有女孩减肥致死、个别女大学生“傍大款”“当三陪”、一些女性甘当“全职妈咪”……这些都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败笔?据《广州日报》报道,3月28日,广东省妇儿工委召开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网络问策网友座谈会,广东省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雷于蓝表示,广东将进行试点,从中小学女生开始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女性教育。据悉,新规划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颁布实施。
支持
示范意义不可小觑
不可否认,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女性教育很少触及,也较少地把性别作为一个单纯的领域进行研究。可见,广东将从中小学阶段开始试行女性教育,在全国属破冰之举,其示范意义不可小觑。无论从女性价值体现、提升女性尊严角度,从女性伦理道德角度,还是从重视、尊重女性角度,开展女性教育都是一个重大的不可回避的课题,是实现男女平等、提高社会福祉的手段和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
教育一个男孩仅是教育一个男孩,而教育一个女孩则能教育一个家庭。女性不仅和男性一样具有社会属性,而更重要、也最容易忽略的则是她的家庭属性――母亲,她承担着子女教育培养的责任,她的素质和文化程度高度关系着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而下一代的教育则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文明程度。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向女孩倾斜,不仅使女孩个人极大受益,而且对家庭健康、经济条件提升和下一代成长有极大的改善。
学校女性教育当“以德为先”,即以对女性进行道德教育为首要任务。在女性课程的设置上,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女性素养的提升,而且要通过大胆地引进国外一些女性教育课程,对女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注重塑造女生内在的气质和修养;在女性意识理念指导下,用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来构建女生的完美品格,从而启迪女生的主体意识,让她们在自主发展、自我教育中健康成长。
汪昌莲
建议
女性教育之后
还应有社会教育
女性教育的范围很广,涵盖价值认同、道德伦理、人格独立、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必须承认,在当前一些女性独立意识不够、价值观念沉沦、道德水平滑坡、人格精神颓废的情况下,女性教育是对问题的重视,具有道德回归和人格重塑之义。